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认识》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圆锥。2.认识圆锥的高。2、认识圆锥的高。指出下面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Tag内容描述:<p>1、圆锥的认识 教学反思 青河镇中心校 孙喜龙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 我利用一体机导入图片并适时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跨上探索的道路 当学生发现问题 在其内力的驱使下开展探索研究活动 能充分发挥民主 放手让学生自。</p><p>2、六年级下册 圆锥的认识 一 回忆圆柱 底面 底面 o o 高 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高有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它们都是圆锥体 简称圆锥 圆锥的底面是圆面 底面 高 高 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p><p>3、学习卡 学习卡一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猜想一下 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先猜想 拿出你制作的圆锥 先剪开它的底面 在从底边对着顶点剪开 仔细观察 验证你的猜想 把你的发现写下来说给同桌听 学习卡二 回想。</p><p>4、圆锥的认识 课标分析 青河镇中心校 孙喜龙 1 新教材与旧教材变化不大 主题图中将原有的天坛图片换成了卡通的城堡 这处更换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现实中圆柱与圆锥的区别 将原天坛图片移动到练习六的第一题中 主题图中。</p><p>5、圆锥的认识 效果分析 旧教材中的做一做让学生通过附页中的图纸操作 制作出一个圆锥 让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到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形 新教材的做一做中却取消了这一练习 取而代之的是找出几个不同方向摆放。</p><p>6、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 26的内容 P24 做一做 完成练习四的第 1 2题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锥 圆锥的高和侧面 掌握圆锥的特征 会看圆锥的平面 图 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 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的组。</p><p>7、圆锥的认识 教案 库尔勒是第二小学 张凤英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十二册 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 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 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强化 师 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立体图形 圆柱 思考一下他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体。</p><p>8、圆锥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锥 掌握圆锥的特征 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教具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 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 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 一块平板 或玻璃 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提问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 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 导入新课 教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 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 看一看 摸一摸 你们感。</p><p>9、圆锥的认识 观评记录 教学方式上更应增强学生的数学感悟 如可以动手操作 记可以理解圆锥的认识 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做中学 玩中学 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 让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 否则在课堂上成了极个别学生的表演台了 更使得大部分学生觉的枯燥乏味 如为了加强学生对圆锥的理解 如果单单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 我觉的还不如叫他们动手自己做一个圆锥更有说服力 从中让学生更乐意接受 也增强对圆锥。</p><p>10、圆锥的认识,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周晨,上图中这些圆锥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小组合作:1.剪出扇形;2.量出圆心角并标上;3.再把扇形围成一个圆锥。温馨提示:可以用胶带固定。,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h,小组讨论:怎样量出圆锥形的高。,B,A,O,P,A,想一想,试一试: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形成圆锥?,B,C,3厘米,5厘米,思考:以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p><p>11、圆锥的认识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的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测量高的方法。</p><p>12、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和圆柱的 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要想认识圆锥,进一步学习有关它的知识,首先就要了解它的 特征。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课时,为后面的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 铺垫作用。六年级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 提高,能够有意识地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p><p>13、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执教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敖包寄宿制学校 李再旭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难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自学指导过程设计一、引题师:回忆圆柱有哪些特征?(底面、侧面、高)同学们请看老师带。</p><p>14、备课日期2017.3.20上课时间2017.3.23审批意见及时间审批人课题圆锥的认识课 时1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圆锥,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过程与方法2.认识圆锥的高,能用工具测量圆锥的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观察、概括和动手操作。</p><p>15、圆锥的认识教学目标:1. 在探究、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高的方法。2. 通过看、剪、拼等方法对圆锥进行剖析,利用旋转等手段形成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促进数学思考,掌握学习方法。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圆锥各部分名称及特征,理解圆锥的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圆锥的高。</p><p>16、学校:雨河中心小学教师:邓成林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圆锥的认识圆锥的认识板书设计:一、圆锥的特征:一个圆形底面、一个曲面、一条高。二、圆锥的平面图形的画法。三、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侧面和底面。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p><p>17、圆锥的认识,大峪沟镇董陵小学 李晓培,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锥的展开图。,目标制定的依据,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第2部分圆锥的第一课时,重点了解圆锥的组成及特征。是后续研究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目标制定的依据,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课时目标,1.建立圆锥的几何模型。</p><p>18、圆锥,顶点,底面,h,r,高,一、探索新知,仔细观察这个圆锥并阅读课本 第32页,看一看它有哪些特征?,O,一、探索新知,怎样测量圆锥的高?,侧面,(一)做一做,指出下面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底面,高,底 面,侧面,高,底面,侧面,高,O,r,O,r,O,r,二、探究新知,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一下等底、等高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二、知识应用,1、我是小法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