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培养学生抽象 概括的能力 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辩。一、在多种情境中感知分数的相等。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时Tag内容描述:<p>1、认识长方体 第一课时练习 1 看图说出下面长方体的长 宽 高各是多少 2 根据题意 完成填空 3 这是一个长方体的长 宽 高 请你想象一下这个长方体 1 它有几个面 几条棱 几个顶点 2 它右面的面积是多少 3 哪些面的面积是。</p><p>2、1 观察物体 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 通过观察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 正面 左面 上面 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 能根据从正面 左面 上面观。</p><p>3、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培养学生抽象 概括的能力 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辩。</p><p>4、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 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 倍数的方法 2 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 倍数是无限的 3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p><p>5、第一课时 因数与倍数 1 教学目标 1 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抽象 概括的能力 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探索意识 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p><p>6、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1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材第27 28页的内容 第28页的 做一做 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1 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 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 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p><p>7、4 约分 第1课时 最大公因数 一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材第60页的例1 例2 第61页 做一做 及第63页练习十五的第1 4题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能了解。</p><p>8、1 观察物体 三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 2 4 5题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生活 通过具体观察活动 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 学生能通。</p><p>9、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 执教老师 邹权兴 教学内容 教材P5 6例1 例2及做一做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因数 倍数的含义 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 倍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 倍数是无。</p><p>10、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变换 教学内容 学习旋转的特征 课本第83页的例题1 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 3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 通过观察 想象 分析和推理等过程 独立探究 增强空。</p><p>11、第1课时观察物体 1 R 五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 三 小明 小丽 小红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连一连 一 复习导入 1 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图形 按要求摆一摆 还可以怎样摆 二 探究新知 2 如果再增。</p><p>12、分数的基本性质,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执教者:上游小学刘贵成,一、在多种情境中感知分数的相等,1.在折纸中感知分数大小的相等。,(1)出示3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3)提问:观察这六个正方形和它们所表示的分数,你有什发现吗?,预设:涂色的面积都相等,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4)提问:你能试着写出一个等式吗?,一、在多种情境中感知分数的相等,2,1,4,8,2,4,1,2,2。</p><p>13、第一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太平镇寺庄小学 宋国良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用具 每位学生准备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条;教师:纸条、投影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