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百分数 教学目标。数学教材分析数学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 杨丽芳杨丽芳 1 本 册 重 点 内 容 2 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n见《教师教学用书》 第2、3页 3 全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新世纪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
数学上册教材分析Tag内容描述:<p>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百分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 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 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 3. 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 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 面的简单计算。 4. 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 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2、设置数学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建议: 1. 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 生应用数学。</p><p>2、数学教材分析数学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 杨丽芳杨丽芳 1 本 册 重 点 内 容 2 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n见教师教学用书 第2、3页 3 全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 数四则混合运算。 2. 会解答简单或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 3.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 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及解答相关的实 际问题。 4. 理解百分数的。</p><p>3、新世纪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编者的话 编者大朋友与读者小朋友的对话 四位卡通人物贯穿全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一) 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9课时 第二单元 比较 4课时 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 17课时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2课时 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 14课时,结合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 把读数、写数与数数活动紧密结合 重视培养学生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数的认识包括哪些?,数数(口手一致) 认数(注意形相近的数字,如6和0;。</p><p>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 学:六年级上册 教 材 分 析,主要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教学目标,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p><p>5、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测量,(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本单元共安排了个例题。,例1 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p><p>6、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册主要内容,数与代数领域,乘、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除法,混合运算,本册主要内容,空间与图形领域,分类统计与可能性,两个实践活动,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统计与概率领域,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单元 看魔术,教材地位,已学的知识 加减法,本单元的知识 初步认识乘法 有关0和1的乘法,后续学习的知识 学习乘法口诀,单元教学建议,、关注信息窗中的副信息。(下同),、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 单元整体分析确定重点和关键在重点关 键处突破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下同),、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下同。</p><p>7、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 孔企平,新世纪(版)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二单元 比较 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空间与图形,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统计与概率,第四单元 分类 第九单元 统计,实践活动,大家来锻炼 迎新年,(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二级标题为活动情境或活动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 。</p><p>8、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期初教材分析,天宁教研室 邓 炜,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培养学生集中精力做事情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及时改错的习惯。 培养学生爱提问,会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数与代数 20以内的数,得数在10以内的一位数加一位数与 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p><p>9、小学数学说教材四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一、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为其他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三、满足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五、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p><p>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2017.9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是2012新版教科书,总共有八个单元: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新教材跟老教材相比,内容看似简单了,但实际上新教材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比较难,这对我们的教学的要求就更加高了。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p><p>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1、 学情分析:经过四年级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本学期将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各自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同时补充部分教学内容,以拓宽知识。</p><p>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材的分析全册教材分析的内容是由若干大单元组成的,而各个大单元又分别属于数与代数、图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模块。各大单元既有知识块内部的纵向联系,又有知识块之间的横向联系,全册教材的分析,要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统揽全套教材的基础上,分析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各大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渗透的思想方法、蕴含的教育功能,进而理解数。</p><p>1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位置 一 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 分数乘法 解决问题和倒数 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p><p>14、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全册教材分析二、数学思想的梳理,数学课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形成的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抽象的思想 数学基本思想 数学推理的思想 数学模型的思想,数学抽象,分类、集合、数形结合、变中不变、符号化、对称、对应、无限等思想。,数学推理,归纳、演绎、公理化、转换与化归、联想与类比、代换、特殊与一般等思想。,数学模型,简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