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与乘法
数一数与乘法 一 看图列式计算 加法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 二 乘法 加法手拉手 3 34 26 5 5 5 2 2 2 2 三 小猫钓鱼。2、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或( )。《数一数与乘法》第1课时。数一数与乘法 一 、填空题 1、35=15。
数一数与乘法Tag内容描述:<p>1、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题1、35=15,读作( ),表示( )个( )相加或( )个( )相加。“3”和“5”叫做( ),“15”叫做( ),“”叫做( )。2、4个5相加得( ),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或( )。3、每层楼高3米,4层楼高( )米。4、(1)横着看每行有( )个格子, 有( )行,一共有( )个格子。(2)竖着看每列有( )个格子, 有。</p><p>2、第三单元测试卷一、数一数,说一说,写算式。1.()个5加法算式是。2.5个()加法算式是。3.()个(),加法算式是。二、填一填。1.在加法算式8+8+8+8+8+8中,相同的加数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是(),写成乘法算式是()或()。2.在算式34=12中,3和4是(),12是()。3.35读作(),表示()个()相加或()个()相加。4.用乘法算式表示5个9相加是()()或()()。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32+3,里应填()。 <=2.3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错误的算式是()。363+66+6+63.与45结果不相同的算式是(。</p><p>3、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有多少块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总结规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从多角度观察,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看图正确列出加数相同的连加法算式,为学习乘法打下基础。教学准备:课件、糖果、圆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手拿糖果,问:“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我的好伙伴!快来看看。”(出示书上插图)二、教学过程:1、有多少块糖?(1)学生先独立观察图。</p><p>4、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简单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4、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二、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难点:通过直观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课题数一数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p><p>5、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本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乘法的意义,由于在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很少会遇到乘法这个概念,从而对于体会运用乘法计算的优越性与必要性比较有难度,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应让学生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方法以及读法,并且可以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第1节有多少块糖(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1617页的内容。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p><p>6、1.请你把算式与对应的图连起来。2.把与对应的连起来。3.把与对应的连起来。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里最大能填几?325 521 215 4186.填“”、“”或“”。4610 2045 922918666 8436 4447、数一数。有( )个,四种图形总共有( )个。8、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读作:( )乘( )9、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作:( )乘( )1。</p><p>7、图书馆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9-50页上,主要内容有图书馆主题图、“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本课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图书馆”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算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p><p>8、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本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乘法的意义,由于在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很少会遇到乘法这个概念,从而对于体会运用乘法计算的优越性与必要性比较有难度,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应让学生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方法以及读法,并且可以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第1节有多少块糖(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1617页的内容。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p><p>9、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一、填一填。(4题10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48,写成乘法算式是()()()。27428读作:()。表示()个4相加。3一只手有()个手指,一双手有()个手指。4每行()支,有()行,一共有()支。()()每列()支,有()列,一共有()支。()()5()个(),一共有()个。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8分)1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253既可以表示3个5相加,又可以表示5个3相加。()327和72都读作7乘2。()477777改写成乘法算式是57。()三、选一选。(每题2分,共8分)12323,里应填()。<。</p><p>10、青海省2019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测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小明植了3棵树,小芳、小英、小云每人植的树和小明植的树同样多求他们四人共植树多少棵?正确解答是( )A34=7(棵。</p><p>11、黑龙江省2019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测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求3个6相加是多少,错误的算式是( )A36B3+6C6+6+62 . 下面不能用算式“42”表示。</p><p>12、内蒙古自治区2019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测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262( )2000,括号里最大能填( )A9B8C7D62 . 3个人每人。</p><p>13、昆明市2020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测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把4+4+4+4+4改写成乘法算式,下面不正确的是( )。A54B44444C452 . 1千克桃子3。</p><p>14、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三课时 有多少点子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点子数,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准确列出乘法算式。难点:进一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点子图、小圆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将下列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2+2+2+2+2= 5+5+5=7+7+7+7+7。</p><p>15、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二课时 儿童乐园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教学目标: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教学重难点: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 同学们, 。</p><p>16、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四课时 动物聚会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教学目标: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能够说出相同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说出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到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老师点名学生回答。。</p><p>17、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一课时 有多少块糖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教学重难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 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p><p>18、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五课时 练习二教学目标:教材第24、25页。教学目标: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究师:同学们告诉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p><p>19、动物聚会教学目标: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教学准备:“动物聚会”主题图教学过程:课前尝试 1.画四组三角形,每组画上5个2.分别列出加法算式和乘。</p><p>20、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填空题1、25=10,读作( ),表示( )个( )相加或( )个( )相加。“2”和“5”叫做( ),“10”叫做( ),“”叫做( )。2、3个5相加得( ),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或( )。3、每层楼高3米,4层楼高( )米。4、(1)横着看,每行有( )个格子, 有( )行,一共有( )个格子。(2)竖着看,每列有( )个格子, 有( )列,一共有( )个格子。5、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