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
三 角 形 的 内 角 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三角形的 内角和。认识三角形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三角形。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 新生小学。部编版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一。
四年级数学下Tag内容描述:<p>1、人教版2019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两套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一一、填空题。(共22分)1、某县在校小学生有12932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人。2、5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1吨=( )千克 10米5毫米=( )米 2.5公顷=( )公顷( )平方米3、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与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相差( )4、用3厘米,8厘米和第三根小棒首尾相连组成三角形,这第三根小棒最小是( )厘米,最大是( )厘米。(都是整厘米长)5、把35缩小为原来( )是0.035,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p><p>2、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一、我会填(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1 1、0.880.88 读作:(读作:( ) ,0.0900.090 化简后是(化简后是( ) , 这两个小数相比,这两个小数相比, ( )更大。)更大。 2 2、有一个数十位上是、有一个数十位上是 3 3,百分位上是,百分位上是 7 7,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 0 0,这个数写作(,这个数写作( ) ,读作(,读作( ) 。 4 4、352000352000 改写成用改写成用“万万”作单位的数是(作单位的数是( )。</p><p>3、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 我会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把“1”平均分成 100 份,其中的 23 份是( ) ,也可以表示( )。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 ),它的内角和等于( ) 度。 3、5 米 3 厘米( )米 750 克( )千克 2 元 3 角 4 分( )元 1.06 公顷( )平方米 4、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观察点距离被观察物体越近,观察到的物体越( ),观察到的范围越( )。 5、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分别是 30和 87,另一个角是( ), 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6、在里填上“”“”或“”。 5.2265.23 36.536.5。</p><p>4、小学四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26%1、有30个1、10个0.1、5个0.01、4个0.001组成的小数是( )。这个数读作( )。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则约等于( )。2、0.53的计数单位是( ),减去( )个这样的单位, 就得到最小自然数。3、6.8吨 =( )吨( )千克 120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200平方米 =( )公顷 32.76千米( )千米( )米4、在三角形中,已知1 = 450 ,2 = 550,那么3 =(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是300,另一个锐角是( )。5、0.32扩大1。</p><p>5、三 角 形 的 内 角 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三角形的 内角和,同学们通过拼、折等活 动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度,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 复 习 什么是平角?平角有多少度? 1800 复 习 已知1300, 2800, 求3的度数。 300 800 ? 复 习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900 900 900 900 900 900 900 900 我的三个内角 的和一定比你大。 是这样吗? 长方形内角和3600,三角形呢? 小组成员的姓名三角形的形状每个内角的度数三个内角的和 小组活动记录表 第 组 画一画 量一量 每人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p><p>6、认识三角形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三角形, 要求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什么特性?怎么画三 角形的高。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 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个角三个顶点 三条线段 三条边三个角 围成 三个顶点三条边 判断:它是三角形吗 ?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高 底 高 底 高 底 A BC BC A 高 底 高 底 高 底 1.如果BC为底,( )色的虚线是它的高; 2.如果绿色的虚线是高,它的底是( ); 3.AB是底,红色的虚线是它的高,这样说法对吗? 红 AC 做三角形:三根小棒分别长 做四边形:四根小棒。</p><p>7、第一课时 原来有22人看戏。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 我们去丢沙包吧 ! 我们也来看戏了 13人 看看!他们在认真讨论呢! 2213 35(人) 356 29(人) 226 16(人) 16 13 29(人) 22 136 29(人) 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接力赛? 22+21=43(人) 43-16=27(人) 或 22+21-16=27(人) 练习: 电脑专卖店原来有18台电 脑。运来36台,卖出15台, 电脑专卖店现在有多少台电 脑? 布置作业 1、你能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吗 ? (1)35+56=91 91-28=63 (2)67-31=36 18+36=54 2、预习书本P5并想一想小括号有什 么用处? 第二课时 我一共做了54个面。</p><p>8、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姓名: 评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3角5分=( )元 2.08米=( )米( )厘米3吨40千克=( )吨 760平方米=( )公顷20.9里面有9个( ),0.56里面有( )个0.01。3把50.05的小数点去掉,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把36缩小到它的( )是0.036。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3.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小军读数时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读丢了,读成三千零四,原来的小数应该读出两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5. 70.672中整数部分的7表示( ),小数部分的7表示( )。6. 248。</p><p>9、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填空。(20分) 1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 2用0、2、5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 37496100读作( ),约是( )万 4三千六百万零七十写作( ) 5钢笔长14( )。 6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是24,被减数是( ) 772个2相加的和是( ) 89000公顷=( )平方千米 93平方千米=( )平方米 10一个数千位和百分位上都是“9”,其余各位均为“0”,这个数是( ) 115/6是( )个1/6,3/7是3个( ) 12被除数等于除数( )商 13两个因数的积是96,其中。</p><p>10、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 新生小学:陈晓明新生小学:陈晓明 1 1、用尺子量一量手中的笔,作业本等的长、用尺子量一量手中的笔,作业本等的长 度或高度,用厘米作单位。度或高度,用厘米作单位。 2 2、计算、计算1515 6 6,计,计 算出结果后交流算出结果后交流 。 刚才的测量和计算,同学们得到的整数吗刚才的测量和计算,同学们得到的整数吗 ? 那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这样的结果呢?那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这样的结果呢?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 1 1、认识小数的意义,认识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的意义,。</p><p>1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98653458741312005004739801014870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470547万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p><p>12、探索规律教学目标结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特征,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渗透对应、函数等现代数学思想的教育。教学重点在操作中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学难点在操作中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教师: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摆一摆。板书课题:探索规律)独立思考后汇报。探究新知1.探索规律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长边为2厘米,短边为1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师摆一个在黑板上,然后,再摆几个。问:用几个小平行四边形摆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p><p>1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回答:04米( )分米 006米( )毫米4分米( )厘米( )毫米06米( )厘米( )毫米2比较下面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084和0840 254和254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教师:小数点告诉我们小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那么。</p><p>1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08页例3,课堂活动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2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3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探索多角度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准备根据例3情境图制作的活动教具。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教师:现代科技发展突飞猛。</p><p>15、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经验,感受数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二)教科书分析本单元是由4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九组成。主要教学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上确定的。</p><p>16、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景,灵活地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和性质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感受运算律的普遍适用性。3能合理、灵活地应用运算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重点能合理、灵活地应用运算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能合理、灵活地应用运算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情景图王伯伯和他的儿子来到了种子展销现场。他们在现场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