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第363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 学习目标导航 1.维新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强化练25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潮流Tag内容描述:<p>1、主题八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知识梳理 1基本线索: 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 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 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 (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洋务派与顽固派 论战。 (2)特点: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显 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p><p>2、近代中国的变迁(二)思想解放潮流考试说明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4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师夷长技”的主张 (2)维新思想 (3)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4)新文化运动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毛泽东思想考点自查填写表格1(正确把握“思想解放”的概念:突破束缚 思想升华 行动实践)方向和层次时间阶级派别代表人物背景主张实践影响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地主阶级19世纪60-90年代19世纪末资产阶级20世纪初1915-1917年1917-1919年无产阶级1919-1927年1927-1949年。</p><p>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1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考向解读】 1.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2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命题热点突破一】中体西用地主阶级的探索1新思潮的萌发开眼看世界(1)代。</p><p>4、楚水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历史教学案膁蒅螄螂肇蒄蒄羇羃蒃薆螀节薃蚈羆膈薂螁螈肄薁蒀羄肀薀蚃螇荿蕿螅肂芅薈袇袅膁薇薇肀肆膄虿袃羂芃螂聿芁节蒁袂膇芁薄肇膃芁螆羀聿芀袈螃莈艿薈羈芄芈蚀螁膀芇螂羆肆莆蒂蝿羂莅薄羅芀莅蚇螈芆莄衿肃膂莃蕿袆肈莂蚁肁羄莁螃袄芃莀蒃肀腿葿薅袂肅葿蚈肈羁蒈袀袁荿蒇蕿蚄芅蒆蚂罿膁蒅螄螂肇蒄蒄羇羃蒃薆螀节薃蚈羆膈薂螁螈肄薁蒀羄肀薀蚃螇荿蕿螅肂芅薈袇袅膁薇薇肀肆膄虿袃羂芃螂聿芁节蒁袂膇芁薄肇膃芁螆羀聿芀袈螃莈艿薈羈芄芈蚀螁膀芇螂羆肆莆蒂蝿羂莅薄羅芀莅蚇螈芆莄衿肃膂莃蕿袆肈莂蚁肁羄莁螃袄芃莀。</p><p>5、针对材料解析题命题方式,明确复习要求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前 主题辐射式的技术策略 结构发散式的技术策略 主题串联式的技术策略 单个主题 变化、趋势 特征、规律 内涵、影响 背景、起因 横向 纵 向 【复习要求】: 掌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基本史实。 思想解放 国民觉觉醒 文化转转型 全面西化 民主与科学 (思想) 陈陈 李 鲁鲁 胡 资资 产产 阶阶 级级 袁世凯凯倒行逆施 新 文 化 推动动革命爆发发 进进一步解放思想 袁篡权篡权 后失败败 中西结结合 民主共和制 (制度) 孙孙 章 黄 等 资资 产产 阶阶 级级 维维新变变。</p><p>6、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史 专题07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师版)【考纲要求】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注意重点考查的内容,如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五四运动后,新青年杂志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等。对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表现应掌握: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维导图】【高频考点整合】考点一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1(2012北京高考)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p><p>7、第27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1| 西学东渐1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2)目的: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3)表现林则徐:设立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国传教士在澳门、广州等地创办的报刊,命人译出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是放眼世界的先行者。依据四洲志的编译稿,编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4)意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p><p>8、20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和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 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次历史巨变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三位伟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江泽民 (1)何为三民主义? (2)三民主义和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关系? (3)哪个是三民主义的中心?如何理解? (4)其它两个主义与中心是什么关系?请予以简单解释。 (5)你是怎么看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 (6)试分。</p><p>9、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闭关自守,愚昧无知。2表现(1)林则徐:成就: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成就:编撰了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地位: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带动了关于世界知识的书籍的出版。正确。</p><p>10、第3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第363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学习目标导航 1维新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表现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及实践;早期维新思想的 主张;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实践作用;近代仁人志士不断 提出新思想对我们打破思想牢笼、与时俱进的启发。 2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指导思想及 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民主”与“科学”的含义;新文化运动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树立对传统文化正确的扬弃观。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p><p>11、考点强化练25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1.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云:“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材料中“道咸以降一变”,主要“变”在()A.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和反思B.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上C.介绍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D.针砭社会时弊,注重实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咸”是指清朝道光帝和咸丰帝,统治时期大致在18201860年。在此期间,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方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始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故C项正确。2.洋务运动。</p><p>1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思想的近代化)导 读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鸦片战争后,面对清王朝统治效能低下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入侵而带来的内忧外患,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了寻求变革、振兴国家的探索历程,他们主张“以夷为师”,学习西方,晚清他们先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继而主张洋务思想,兴办近代企业;最终选择维新变法,以期在制度上做变革,挽救清王朝濒临灭亡的命运。晚清的各项变革没能挽救国家的命运,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创建“三民主义”推翻清。</p><p>13、课时规范练3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1.(2018河北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28)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当时清政府并未进行政治改革,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魏源认识到中国进行变革的必要,但并未认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列强侵略,。</p><p>14、第10课时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思维导图一、专题主线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主题是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国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主线一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主线二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主线三 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主线四 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二、真题再现1. (2018全国卷T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p><p>15、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师夷长技(一)“开眼看世界”: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妄自尊大;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走私鸦片、发动鸦片战争,致使民族危机加深;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一些有识之士,使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1)林则徐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举措:a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b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其中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c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评价:近代中。</p><p>16、考纲解读考纲要求考情分析考向预测(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11年高考中本讲共出现了12个选择题和1个材料题,涉及本讲知识的还有1个材料题。命题主要集中在:开眼看世界、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尤其是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更是“重中之重”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有可能单独命题,也有可能作为一条线索综合命题。要特别重视新情景材料的解读【高频考点1开眼看世界 】高考真题示例1(2011北京卷)“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p><p>17、专题19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角度难度2018天津卷,6题中体西用思想以相关史实切入,考查中体西用的思想中等2018江苏卷,9题马克思主义以陈独秀的相关演讲内容切入,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状况中等2017天津卷,4题新思潮萌发通过相关历史现象考查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容易2017海南卷,9题中体西用清末科举特科考试的论题为切入点,考查中体西用思想中等2016海南卷,27题维新思想通过文献材料考查梁启超的思想中等2016浙江卷,18题新文化运动本题以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新文化运动中等2015新课标,29题维新思想通过康有。</p><p>18、第30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1魏源海国图志与洋务运动2西学东渐推动中国教育转型与近代化3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推动西学东渐4严复重新审视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5近代教科书中救亡图存的价值取向6近代民族危机推动救亡思潮7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蔡元培的教育理念8近代中国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9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10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11五四运动推动个性解放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8湖北武汉调研)徐继畲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p><p>19、第4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三民主义选择题1.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在当时石沉大海。这主要是由于() A.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B.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C.海国图志宣传学习西方D.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2.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康有为的波兰分灭记为典型代表,亡国史研究持续不衰,仅1901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1915年5月9日,因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问题,5月9日被定为国耻纪念日,由此导致又一波国耻史著作出版的高潮。这反映了研究者的()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