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繁荣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
隋唐时期繁荣Tag内容描述:<p>1、第3课 盛唐气象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 概括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2. 认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概括其具体表现。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3. 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含义。4.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知道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及他们诗作的特点。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唐朝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学习难点: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含义。【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1、 经济的繁荣1. 农业方面:垦田面积__________。农业生产技术。</p><p>2、隋唐的统一与灭亡修订人 (一)章节题目: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二)课程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2、通过讲述隋朝建立的情况,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慨况,仔细讲解大运河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p><p>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与灭亡的史实,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2、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3、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4、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大运河的伟大之处.。学习重点 (1)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2)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学习难点(1)隋初经济的繁荣学生难以感受和理解。(2)全面分析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3)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生自学回答问题)1、 隋朝。</p><p>4、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单项选择1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中国朝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其中“?”处应为()A西晋 B隋朝C秦朝 D汉朝2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 B唐太宗C武则天 D唐玄宗3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A崇尚节俭 B鼓励发展农业生产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沉迷享乐4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的大致走向,最为贴切的是()ABCD5关于大运河。</p><p>5、课后练习(四)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元灭南宋。()2.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创立于隋唐时期。()3.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唐玄宗。()二、综合题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p><p>6、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题: 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型: 新授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总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玄奘西行的主要原因、时间、及结果;2、鉴真东渡的目的、结果及影响;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规模及影响。 3、学习玄奘、鉴真不怕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学习重点:中日交往和玄奘西行 学习难点: 唐朝的对外交往的路线、时间及内容的掌握.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二、【情景激趣】五、【依纲自学】1、遣唐使的含义,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遣唐使对日本的影响2、鉴真东渡的时间、影响3、玄奘西行的时。</p><p>7、第3课盛唐气象课题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重点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难点开放的社会风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环节说 明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1、我眼中的唐朝: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和课外。</p><p>8、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题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的情况;知道唐末农民起义及唐朝的灭亡、中国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等史实。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正确的历史观去看待历史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的了解,认识到治理国家要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通过思考“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p><p>9、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经济繁荣、民族的交往与交融。难点: 民族的。</p><p>10、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p><p>11、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2)阅读相关诗文和史料,培养提炼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3)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直观认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更迭与分立,培养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p><p>12、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题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重点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难点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课时练。教学环节。</p><p>13、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单项选择题 1. “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节度使亦多桀骜跋扈,节度使部下更多悍将骄卒,逐帅杀使之军变事件不断发生。”这是下列哪一事件的历史影响?( ) A. 安史之乱 B. 郾城之战 C. 忽必烈改制 D. 李自成起义 2.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什么局面?( ) A. 藩镇割据 B. 朋党之争 C. 外戚专权 D. 宦官专权,A,A,3. 唐朝末期农民起义前夕,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p><p>14、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教学设计 一 基础知识目标 科学技术 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天文和历法的显著成就 医学的进步 建筑的成熟 宗教和哲学 教育 文学和艺术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通过对隋唐文化繁荣原因的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正确认识政治 经济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2 通过对隋唐文学艺术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 以拓宽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三 思想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