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革新
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三省六部制 1.隋朝时形成和确立 ②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在中央确立 了三省六部制度 2.唐朝发展完善 C.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隋唐朝制度的革新。唐太宗明确三省职权。赋役制度的革新 (一)租庸调制 (二)两税法。一、政治制度的完善 (一)中央官制的革新。
隋唐制度的革新Tag内容描述:<p>1、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三省六部制 1隋朝时形成和确立 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 了三省六部制度 2唐朝发展完善 C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 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A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 皇帝的诏令。 B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有不可行的应驳回。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为 尚书省下 设机构, 包括吏、 户、礼、 兵、刑、 工六部 A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 B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 C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 D兵部主管。</p><p>2、隋唐朝制度的革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 募兵制,赋税制度,军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 制度,土地制度均田制,前期租庸调制,中后期两税法,三省六部制,沿革,隋文帝创立,唐太宗明确三省职权,职权,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意义,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意义,1、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2、加强了皇权 3、影响深远,科举制,原因(背景),沿革,创立,完善,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意。</p><p>3、考点4: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政治制度的革新 (一)中央官制的革新 (二)选官制度的革新 二、军事制度的革新 (一)府兵制 (二)募兵制 三、经济上:赋役制度的革新 (一)租庸调制 (二)两税法,一、政治制度的完善 (一)中央官制的革新: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1、背景: 1)三公制存在弊端:易造成丞相专权;分工不明确,办事效率低 2)汉魏以来中央官制的不断发展为中央官制的革新奠定了基础 2、革新: 1)确立: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 2)完备:唐太宗进一步明确三省的职权,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运。</p><p>4、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制,1、背景:,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2、目的:,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概况:,隋文帝实施,唐朝完备,后世沿用。,中央官制,一、三省六部制,4。</p><p>5、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 三省六部制 1 背景 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大一统 2 目的 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 概况 隋文帝实施 唐朝完备 后世沿用 中央官制 4 内容 三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p><p>6、政治制度 军事制度 赋税制度,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府兵制 募兵制,租庸调制 两税法,隋唐制度的革新,唐长安皇城与宫城图,内 朝,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皇城,宫城,唐前期的三省制,决策系统,三省六部制,过程 构成 特点 作用,隋文帝确立 唐太宗明确职权,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草拟颁发政令 审核政令 吏、户、礼、兵、刑、工,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监督,形成完整体系,提。</p><p>7、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制,1、背景:,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2、目的:,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概况:,隋文帝实施,唐朝完备,后世沿用。,中央官制,一、三省六部制,4、内容:,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一、三省六部制,5、职权:,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拟”;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门审”;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尚行”;,六。</p><p>8、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余杭高级中学,郑,怡,宏观把握,1,隋唐制度的革新既有对前代制度的继承完善,又有许多,创新性发展。,2,隋唐制度的每项变革都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3,隋唐制度的革新在中国古代制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教材内容的整体认识,宏观把握,二、知识结构的合理优化,政治制度,军事制度,赋税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