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3年级数学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册分析及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空间与图...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说填空的数学依据。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11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计划3篇(2361字)一、班级情况分析1、学习习惯和兴趣四年级共有46人。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
苏教版3年级数学Tag内容描述:<p>1、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册分析及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在前四册教学的基础上,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要求 和这套教材的整体编写规划,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安 排了如下内容: 1、数与代数 10000 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大小的比较。整千数加减整千数(和不超过 10000)的 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p><p>2、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说填空的数学依据。254你能写出和 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 约分 。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先分别除以12和 18的公因数 2,69再分别除以 6和 9的公因数3。23=也可以直接除以 12和 18的最大公因数 6。23=或直接写成:=的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 1, 这样的分数叫 最简分数 。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1.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2.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什么叫约分 ,约分和以前的什么知识有关 ?3 5 2 3和 2 3和。</p><p>3、1 / 13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计划 3 篇 ( 2361 字)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四年级共有 46 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p><p>4、南京市瑞金路小学课堂教学教案课题小数加减法课时1教学目标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调整一、教学例1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p><p>5、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典型题,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CONTENT,目录,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2、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3、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定义:,一元二次方程各项及其系数:,指出下列方程中,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5x-6=0,(2)(x-2)(x-3。</p><p>6、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调查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直接写出得数 5 2 7 3 3 15 1- 7 = 9 + 9 = 5 5 = 8 1 = 1 + 1 2 + 4 = 1 1 = 1 1 3 = 3 9 5 2 = 4 4 8 二、解方程 75 x = 3 6.8 x = 8.6 5 5 x 7 7 三、计算下面各题。</p><p>7、,1,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3的倍数特征,.,2,1某市小学师生为支援西藏的贫困学校,首次捐款5844元。(1)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2所贫困学校,不计算你能知道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整元数吗?2的倍数具有什么特征?(2)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5所贫困学校,不计算你能知道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整元数吗?5的倍数具有什么特征?(3)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应看这个数的哪一位?(4)如果将这些钱平。</p><p>8、统 计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用作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应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 【能力教学点】 使学生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教学点】 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p><p>9、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3 进一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能看懂线段图,能利用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基本上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47.10 独立完成后评讲。 小结(鼓励用不同。</p><p>10、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3)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并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自我。</p><p>11、1 / 66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班级交流。谈话: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说出算法,教师板书。2、尝试解决“小男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问:怎样列式?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多少?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班级交流,总结算法。3、小结,问:观察上面两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揭示课题。三、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 1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的联系,从而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2、想想做做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p><p>12、教学资料参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 统计3 1 苏教版第三册第90 91页的例题 第91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收集 整理 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 认识方块统计图 并能用方块统计图 涂色 来表示统计的数据 2。</p><p>13、统计 优质教育目标: 知识传授 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统计过程,用初步学习作为记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可以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反映数据整理结果,并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能力教分 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德育教学点 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感情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讲课重点: 重点: 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方法。 困难: 利用统计表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