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的账务处理
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一.外贸企业收购出口货物退税。企业补缴免、抵、退税款的会计处理企业补缴免、抵、退税款的会计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 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XX 年第 24 号)规定。对生产企 业已申报办理免抵退税的出口货物。外贸企业免抵退税的账务处理。
退税的账务处理Tag内容描述:<p>1、免、抵、退 ”税方法及其会计核算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 WTO,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 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 号) 。规定从 2002 年 1 月 1 日起对我国生产企 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因此 “免、抵、退”税核算的正确与否将对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税收征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笔者根据一年来的实 践经验,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方法及其会计核算作一介绍。 一、新旧规定对比 一是取消了外销比例达。</p><p>2、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与账务处理一.外贸企业收购出口货物退税外贸企业收购出口货物,在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对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普通发票特准退税的12类货物,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进项税额: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进项税额退税率1征收率退税率按以上“四.出口货物退税率”的规定确定。外贸企业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价款或普通发票票面金额与确定的进项税额之差及实际发生的采购费用,应计入采购成本借记“。</p><p>3、企业补缴免、抵、退税款的会计处理企业补缴免、抵、退税款的会计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 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XX 年第 24 号)规定,对生产企 业已申报办理免抵退税的出口货物,如果跨年度发生退运, 或者跨年度依照规定应当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或者跨年度 依照规定应当适用征收增值税政策,生产企业应当依照规定 补缴免抵退税额。由于适用政策不同,其相应会计处理也各 不相同。 生产企业退运,补缴免抵退税额的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跨年度发生退关退运,如果出口货物 已申报办理免抵退税的,应当依照规定补缴已。</p><p>4、免、抵、退”税业务的计算及账务处理财税20027号文件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的管理办法。新办法与旧规定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一是取消了外销比例达到50%以上才予退税的规定,只要应纳税额小于零,就可申报退税;二是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从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的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的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p><p>5、外贸企业免抵退税的账务处理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税法上,对“免、抵、退”税办法有三步处理公式:一是,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售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留抵税额;二是,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三是,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会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一是,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