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编号:5038004]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选修1-1)。3.能由椭圆定义推导椭圆的方程。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p>1、椭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2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4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让学生大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 知识结构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是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p><p>2、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选修1-1)教学目的:1理解椭圆的定义 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2熟练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会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出椭圆的草图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3能由椭圆定义推导椭圆的方程4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高中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达到“掌握”的层次,即在对有关概念有理性的认识。</p><p>3、课题: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鹿城中学 田光海一、教案背景:1.面向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2.学科:数学3.课时:2课时4.教学内容:高中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圆锥曲线的第一课时,它是继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坐标法研究曲线。椭圆的学习可以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1. 教法。</p><p>4、教材版本 人教B版 课题 2 1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第一课时 房山中学 丁兆荣 授课班级 高二十班 文科班 课型 新授课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 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 感受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通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