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休克病人的
休克的定义、休克的临床表现、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学习重点】 休克的分类、身体状况 休克的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1、熟悉外科休克的定义和病理。第三章 休克病人护理。1.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1.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休克的定义、病理生理变化 和休克病人的护理 熟悉。
外科休克病人的Tag内容描述:<p>1、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严重创伤发生休克 危及生命情况严重 概述 概念:休克(shock)是由多种原因 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量骤减,组 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 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 的综合征。 Shock经典症状描述 v意识障碍、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脉 压减少脉搏细速、紫绀及尿少等。 一、病因与分类 v(一)低血容量性:创伤和失血性休克 v(二)感染性 v(三)心源性 v(四)过敏性 v(五)神经源性 二、休克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联系 v1、休克发展过程与临床联系: v根据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变化规律, v休克的发。</p><p>2、第三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1掌握:休克的定义、休克的临床表现、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休克时的微循环改变与临床分期、治疗原则、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 3了解: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4难点:休克病人的微循环改变与临床表现、休克病人的病情观察与监测,本章重点难点,一、定义与分类,根据病因可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五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常见。,第一节 概述,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迂回。</p><p>3、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掌握:休克的概念、身体状况、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 熟悉:休克的分类、休克监测内容、重要脏器继发性损害。 了解:休克的微循环变化。 【学习重点】 休克的分类、身体状况 休克的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教学目标】,概述:,定义: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以及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紊乱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贮存于肝、脾的淋巴血窦中或停留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80%90%。。</p><p>4、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1,学习目标,1、熟悉外科休克的定义和病理。 2、掌握失血性休克的护理诊断、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3、熟悉感染性休克的护理诊断、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2,概 述,定义 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机体维持有效血液灌流的三大因素,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充足的血容量,3,病因与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丢失大量体液而发生(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 感染性。</p><p>5、第三章 休克病人护理,外科护理,1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2了解休克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休克的分类、熟悉典型临床表现治疗与效果。 3学会用所学理论对休克病人制订护理方案并实施正确护理。 4能在护理过程中有无菌观念,对病人有爱心、耐心。,学习目标,病例导入,患者,男,19岁,未婚,无业,因刀刺伤后1小时入院。 病人1小时前被他人用刀刺伤左侧上臂,即感疼痛、出血,立即就诊于我院,急诊加压包扎后给予收入院。 入院时查体:T36.8、P110次/分、R20次/分、BP80/50mmHg,神志清醒,焦虑不安,营养良好。入院时查体,偏瘦体型,全。</p><p>6、第三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 learning Aim,掌握:休克的定义、病理生理变化 和休克病人的护理 熟悉: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原则 了解: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休克(shock)原意是“打击、震荡” 强烈刺激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 织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障碍、代谢 障碍、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 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定 义,赢得宝贵时机 和挽救生命 是急救护理 的两大根本原则,什么是有效循环血量,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参加心血 管系统循环的血量(不包括储备血量:肝 、脾、淋巴血窦以及微循环中的血量)。 取决于:1.充。</p><p>7、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王晓云,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概述* 失血性体克病人的护理 *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定义: 休克(shock)是机体在多种病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休克发病急,进展快,若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细胞损害广泛扩散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有效循环血量: 单位时间内,在心血管系统中运行的血液量,占全身血量的80%90%。 充足的血容量 有效的心搏出量 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病因与分类,休克的分类方法: 根据病因 低血容量性 感染。</p><p>8、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雷蕾,定义,机体在多种病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简言之,休克就是人们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有效循环血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贮存于肝、脾的淋巴血窦中或停留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机体维持足够血液灌流的三大因素】 )充足的血容量 )有效的心排出量 )良好的周围血管。</p><p>9、1,第三章 休克病人护理,2,学习目标,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1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2了解休克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休克的分类、熟悉典型临床表现治疗与效果。 3学会用所学理论对休克病人制订护理方案并实施正确护理。 4能在护理过程中有无菌观念,对病人有爱心、耐心。,3,患者,男,19岁,未婚,无业,因刀刺伤后1小时入院。 病人1小时前被他人用刀刺伤左侧上臂,即感疼痛、出血,立即就诊于我院,急诊加压包扎后给予收入院。 入院时查体:T36.8、P110次/分、R20次/分、BP80/50mmHg,神志清醒,焦虑不安,营养良好。入院时查体,偏瘦。</p><p>10、重点 难点,重点: 1.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评估 2.护理措施和急救护理原则 难点: 1.休克病理生理改变 2.不同时期休克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和护理措施,一、概述,(一)休克概念 1.休克: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特点的一种危急临床综合征 2.有效循环血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80%90% 依赖三个因素维持: 充足的血容量 有效的心搏出量 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二)休克分类 按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