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编号:27085253]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
其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1、教材分析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为。能...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让学生知道每个数字和十个数字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Tag内容描述:<p>1、1、 教材分析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为“ 10000以内数字认识”,是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同化和扩充。其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有关认数的教学内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自然数的认识要由小到大,逐步扩大认数的范围。教材在此节的编排是先让学生知道数的等级规则,数数不仅可以一个一个的数(点数),还可。</p><p>2、1 教材分析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内容为 10000以内数字认识 是在认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 的基础上的同化和扩充 其内容包括数数 读数 写数 数的组成 数位的含义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近似数以及数百 整千数的加减法 有关认数的教学内容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 自然数的认识要由小到大 逐步扩大认数的范围 教材在此节的编排是先让学生知道数的等级规则 数数不仅可以一个一个的数 点数 还可以十个十个 百。</p><p>3、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p><p>4、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是小学数学教学中 数的认识 教学十分重要的一段 也是学生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本单元之前 学生接触的都是比较小的数 这就限制了他们对自然环境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认识 在本单元 学生将学习新的计数知识 用较大的数描述 交流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里的事件与现象 他们的数感会有明显的发展 我国的计数 习惯把数位分成个。</p><p>5、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读数 写数 数的组成 数位的含义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近似数 以及整百 整千数的加减法 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 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能。</p><p>6、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2课时)例2是在数数的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进而教学读数和写数。此外,还特别突出数感的培养。具体来说,本例题的编排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呈现了问题和点子图,既引出让学生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又使学生感觉到图中的点子密而多,所以这个数应该比较大。第二个层次:呈现了学生用计数单位“百”去圈的过程,圈了2个“百”,与剩下的3个“十”和5个“一”合在一起得到点子数二百三十五。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用齐性的、直观结构化的小棒表示出这个数,清楚地看出数的组成,。第四个层次:对照小。</p><p>7、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5课时)例7以数的组成为基础,借助计数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其中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呈现方式上,例7注意体现了“数”与“位”的关联,表现为:首先让学生说出各数的组成,把数与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连接起来;其次,给出的数与计数器对照呈现,并使每个数字对应相应的数位,清晰地展现了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的个数。这样建立关联后,学生很容易就能够读出数,如:千位是3就读三千,百位是7就读七百,十位是4就读四十,个位是5就读五,合起来就是三千七百四十五。在编排层次上,注意从一般。</p><p>8、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1课时)对于整数的认识,整个小学分4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一年级上学期,学习20以内各数的认识;第二阶段:一年级下学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第三阶段:本学期,认识万以内的数;第四阶段:四年级上学期,亿以上大数的认识。在这四个阶段中,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一阶段的认数,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如:数的表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数位、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值等,学生也将认识从“一”到“万”的计数单位,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数级。它不仅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和大数计算的基。</p><p>9、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4课时)主题图呈现了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图及相关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例5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小方块为素材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第二个层次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由此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认识计数单位“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用小方块和计数器两种素材数数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计数器(齐性、逻辑结构化的学具)比小方块(齐性、直观结构化的学具)更抽象些,也更能看出。</p><p>10、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7课时)例10教学近似数。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但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其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从教学角度讲,它又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也是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学时应予以重视。教材没有直接给出近似数的概念,而是通过在实际情境中对比关于参赛运动员人数的两种不同说法,让学生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感受近似数方便、好记的优点,突出了近似数的现实意义,体会到近似数的价值。在这里,教材以竖线直观地展现了9985的近似数是10000的道。</p><p>11、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3课时)例4是根据标准(2019)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会用算盘表示数,深化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用直观图展示了算盘的结构,给出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第二层次是在算盘上表示数,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确定个位档及其他数位档的方法,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常用的,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向左数第二档是十。</p><p>12、万以内数的认识学案分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 0)2、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 0 的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填空。)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万位在第()位。千位在第()位。2)6 个千,个百,3 个十和 1 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草稿纸上读。</p><p>13、精品文档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能够正确地 熟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