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标本的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 5.标本容器须无菌。微生物标本采集技术 临床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临床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标本。
微生物标本的Tag内容描述:<p>1、微生物样本采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基本原则(一),采集标本前局部应做好准备工作,标本必须直接采自病变部位。 尽可能在合适的时间采集。 例如:清晨的痰和尿液含菌量较多,因此是采集的最佳时间。了解感染性疾病的自然过程有助于决定采集何种标本及采集时间。 必要的免疫学知识对解释血清学结果十分有用。 应尽量采集足量的标本送实验室。 例如:成人的血培养标本每次宜采集10ml以上。,基本原则(二),使用合适器械及运送容器很重要,所有标本都应使用无菌容器;棉拭子常与运送培养基配合使用,但棉拭子不宜用作厌氧菌培养。任何送厌氧培。</p><p>2、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采集的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 5.标本容器须无菌,但不得有消毒剂 6.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如何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标本采集时机 标本采集方法 标本的质与量 标本的运送与保存 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退检制度) 高质量、 多种分离培养基 培养环境,标本分类,1。血液及骨髓标本 2。呼吸道标本 3。泌尿生殖道标本 4。粪便标本 5。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 6。穿刺液标本 7。真菌感染标本,血液及骨髓标本,采集。</p><p>3、微生物标本采集技术 临床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感染办 张瑞芳,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 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 6、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7、送检标本时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8、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如何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标本采集时机 、标本采集方法 、标本的质与量 、标本的运送与保存 、镜检筛选合格标本 、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 培养环。</p><p>4、临床微生物检验,常见标本的采集 及相应标本的微生物分布情况,临床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标本,血液、骨髓标本 泌尿生殖道标本 粪便标本 呼吸道标本 脓液及创伤感染标本 穿刺液 真菌感染标本,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及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应掌握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标本采集尤为重要。,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早期采集 采集标本最好是在病程早期、急性 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素药物之前 严格无菌操作 尽量减少或避免与病灶周围正常菌群和外源性细菌污染标本(如中段尿标本及阴道分泌物的采集) 采集适量标本 标本。</p><p>5、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我们应该追求 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针对性病原学治疗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 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微生物让人类步步为营 基本原则 1 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早期采集 2 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早期采集 3 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无菌采集 4 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 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无菌采集 5 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6 采样后立即送检7 做好防护。</p><p>6、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保存与运输 疾控中心2012 9 1 主要内容 标本质量的重要性及意义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采集标本前的准备常见传染病采集标本的种类常见标本采集的时间 方法标本的运输生物安全 2 标本质量的重要性及意义 3 标本的重要性 标本是能客观反映机体状况的检验材料标本是进行一切实验检测和得出准确数据的物质基础 4 标本质量的重要性 所有实验室检测的结果都依赖于所得到标本的质量 检测方法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