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总结文言知识总结逍
匪。3、犹可说也不可说也。3、犹可说也不可说也。说。今...氓一、通假字1、匪来贸丝。儿....氓一、通假字1、匪来贸丝。4、隰则有泮141劝学文言知识总结《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一、字音木直中绳。輮以为轮Zhngru虽有槁暴yupù知明而行无过矣zhì吾尝跂而望矣qì君子生非异也xìng故不积跬步kuǐ骐骥一跃。
文言知识总结文言知识总结逍Tag内容描述:<p>1、勾践灭吴九、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则寡人之过也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典型的判断句标志:“也”/“非也”/“者也”/“者,也” (二)定语后置 1四方之士来者 2国之孺子之游者 (三)宾语前置 1何后之有? 2又何求焉?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p><p>2、师 说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p><p>3、1 / 41 劝学文言知识总结 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 一、 字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Zh?ng r?u 虽有槁暴 y?u p 知明而行无过矣 zh 吾尝跂而望矣 q 君子生非异也 xng 故不积跬步 ku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q j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n 2 / 41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qia l?u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 无可寄托者 xia o shn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xng 二、 通假字 1、虽有槁暴 “。</p><p>4、离骚文言知识总结,通假字 重点字词(实词虚词) 之、以、夫、而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句式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锡,通 辟,通 道,通 正,通,赐,赐给,僻,幽僻,导,引导,证,作证,通假字,重点虚词之,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 例:昔三后之纯粹 兮 固众芳之所在 彼尧舜之耿介兮 岂余身之惮殃兮 伤灵修之数化,古今异义,朕:古义: 今义:用于特指的古代皇帝的自称,以为:古义: 今义:认为。,代序:古义: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字。,我,作为,替代更换时序。,纯粹:古义: 今义: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捷。</p><p>5、论语选读文言知识总结1、弟子问仁一、重点字词1.尧舜其犹病诸:其:恐怕,表推测病:不足2.请问其目: 目:细则,条目3.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的封地4.其言也讱讱:说话谨慎5.问知子曰:“知人”知1:智慧,名词知2:了解,动词6.樊迟未达达:明白二、通假字1.错:同“措”,放置2.乡:同“向”,刚才三、词类活用。</p><p>6、苏武传 一、通假字 1、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7、法。</p><p>7、劝学 文言知识总结归纳 1 古今异义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验 检查 今义 参加 加入 2 声非加疾也 古义 强 今义 疾病 3 假舆马者 古义 借助 利用 今义 不真实 4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蟹脚 今义 两个膝盖着地的一。</p><p>8、逍遥游文言知识整理 一、重要实词 1、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2、亦若是则已矣(而已) 3、而后乃今将图南 (计划向南飞) 4、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急速,着落,时或,落下) 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去往,返回,饱的样子) 6、朝菌不知晦朔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7、众人匹之 (比) 8、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不毛之地) 9、行比一乡。</p><p>9、劝学 原文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君子。</p><p>10、论语选读文言知识总结1、弟子问仁一、重点字词1.尧舜其犹病诸:其:恐怕,表推测病:不足2.请问其目: 目:细则,条目3.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的封地4.其言也讱讱:说话谨慎5.问知子曰:“知人”知1:智慧,名词知2:了解,动词6.樊迟未达达:明白二、通假字1.错:同“措”,放置2.乡:同“向”,刚才三、词类活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