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1第三章
弹力的产生是因为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1. 牛顿第三定律. 2.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认识。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及反冲现象.。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其中任一个叫作用力。利用火箭升空的情景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 作 用 力。
物理必修1第三章Tag内容描述:<p>1、第三章 相互作用2 弹力A级抓基础1.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如图所示,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坛的形变B头的形变C物体受到的重力D人受到的重力解析:弹力的产生是因为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头顶受到的压力是因为坛子发生形变,在恢复原状时对头顶产生了一个压力的作用答案:A2如图所示,各接触面光滑且物体A静止,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甲 乙 丙丁答案:甲乙丙丁3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硬直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B物体对支。</p><p>2、第三章 第四节 牛顿第三定律,南溪一中 粟小红 2015年12月2日,课标定位: 应用: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1. 牛顿第三定律 2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认识: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及反冲现象,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定义: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其中任一个叫作用力,另一个叫反作用力 2活动探究 (1)如图341所示,将两只弹簧测力计互相钩拉 图341,3如图342所示,一盛水的烧杯放在台秤上,台秤示数为F,另有一金属块重为G1,当把金属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G2,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p><p>3、3-1 牛 顿 第 三 定 律,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利用火箭升空的情景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气体,气体,火箭,作 用 力,反 作 用 力,反 作 用 力,作 用 力,结合刚才实例,你能给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定义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有力的作用。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实例分析1,桌子对书的支持力,FN1,FN2,书对桌子的压力,结论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利用给出的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例分析2,结。</p><p>4、人教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只能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B.有受力物体,就必定有施力物体C.施力物体施力在先,受力物体受力在后D.力是一个物体就能产生的,并不需要其他物体的存在【答案】B 【解析】【解答】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产生,比如磁铁之间,故A不合题意;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受力物体,必定有施力物体,故B符合题意;施力物体施力和受力物。</p><p>5、受力分析 知识复习 1 重力产生 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 竖直向下大小 G mg作用点 重心 形状规则 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用悬挂法可以找薄板状物体的重心 2 弹力产生条件 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方向 作用在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上 与接触面垂直 点接触时 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 指向形变前的位置常见的弹力 弹簧的弹力 绳的拉力 压力和支持力大小 弹簧的弹。</p><p>6、第4节力的合成,教材透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求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在第一章也已初步接触到位移的矢量合成,本节内容进一步介绍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个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故本节内容同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由传统教材的验证实验改成探究实验。实验看起来与传统教材中的实验一样,但教材,的写法和学生的做法都有很大差别。原来的写法把实验的结果告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