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提纲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 移动形成了电流。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力产生的条件。(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
物理复习提纲Tag内容描述:<p>1、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七章 力与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 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 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证实了力的作用效 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p><p>2、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精选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精选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 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 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 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p><p>3、新人教版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编全册、长度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p><p>4、1.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 知识点: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15是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二、 课标要求1、 通过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例如:放在鼓面上的碎纸屑,敲击鼓面时期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情况:敲击音叉,观察与其轻触的乒乓球运动情况。2、 通过探究认识声音传播的条件。例如:将闹钟放到玻璃罩中。</p><p>5、2013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第七章 力1、力是 ;所以力不能离开 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 对它施加这种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的单位是: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 鸡蛋所用的力。3、力的三要素: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4、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开始,沿着 画一条带 的线段来粗略地表示力。5、弹力:物体 时所产生的力。物体发生的 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p><p>6、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提纲第7章 力力的认识1、力的概念和性质(1) 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 力的性质:物质性(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相互性。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力的符号和单位(1) 力的符号:F(2) 力的单位:牛顿(N)(3) 常见力的大小:手托起两个较小的鸡蛋的力约为1N;中学生对地的压力约为500N。3、力的作用效果和三要素(1)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含速度大小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变化,运动状态不改变的物体,速度大小。</p><p>7、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重点、难点聚焦(一)电阻电压1理解电压、电阻两个物理量;2会使用电压表测电压,会使用滑动变阻器;3会用电压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4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二)欧姆定律1理解欧姆定律,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2能根据欧姆定律测导体的电阻;3. 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道理。(三)电功率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及意义,知道kWh的来历,会用公式和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别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2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电功率;3理解焦耳定律 会用进行。</p><p>8、大学物理复习纲要(下册)第九章 静电场一、 基本要求1、 理解库仑定律2、 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3、 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4、 熟练掌握用点电荷场强公式和叠加原理以及高斯定理求带电系统电场强度的方法5、 熟练掌握用点电荷的电势公式和叠加原理以及电势的定义式来求带电系统电势的方法二、 内容提要1、 静电场的描述描述静点场有两个物理量。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场强度是矢量点函数,电势是标量点函数。如果能求出带电系统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的具体情况。这个静电场即知。(1) 电场强度 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2) 电势 a点。</p><p>9、第一章 运动学 一、位移、速度、加速度 运动方程 速度 加速度 位移公式 速度公式 三、相对运动 位置变换 速度变换 二、几种运动 1、直线运动 2、抛体运动 3、圆周运动 速率 切向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 角速度 角加速度 1(6),4,5,6,7,9 加速度 例:1.2,1.3,1.4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一、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定律: 常用形式: 第一定律:惯性和力的概念,惯性系定义。 , 第三定律 二、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 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系)动量的增量。 动量守恒定律:合外力为零时,质点(系)动量守恒。 碰撞 三、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p><p>10、最新(2013)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第七章力第一节力一 、力1、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符号:F3、 单位: 牛顿 ,单位符号: 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二 、力的作用效果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的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三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叫做力的三要素。2示意图:是在受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在该方向上受到了力,线段的起点代表力的作用点。如:沿水平方向向右用10。</p><p>11、第一章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km m 10 dm 10 cm 10 mm um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除,大单位换小单位用乘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平行)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p><p>12、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 ;1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p><p>1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资料第七章 力第1节 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p><p>14、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km m dm cm mm m nm。(在箭头上填上换算进制)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1 h = 60 min 1 min = 60 s。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不能避免,而测量错误是能够避免的。二、运动的描述1。</p><p>15、2017年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1mm=1 000n l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p><p>16、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4、原。</p><p>17、八年级物理(下)期末复习提纲第六章 电压 电阻概念单位及其符号一.电压 单位间的换算作用及符号电压表 使用方法 接线柱使用应注意量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电路及步骤 串联:U=U1+U2结论 并联:U=U1=U2导体与绝缘体单位及其符号 三.电阻 材料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结构原理四.变阻器 作用四种不同的接。</p><p>18、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p><p>19、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和纳米(nm)。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