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时作业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气体间。D.任何物质间都可发生相互扩散现象。D.任何物质间都可发生相互扩散现象。一、选择题(共19个小题。t图(P为物体重力的功率大小)。A.I1最大 B.I2最大。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物理课时作业Tag内容描述:<p>1、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实验原理根据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用公式计算就可以直接得出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位移加速度平均速度A B C D答案B解析数出点数N,可知时间间隔为0.02(N1) s,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点间距即为位移大小,要通过计算才能知道平均速度和加速度,B项正确。2实验步骤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操作正确的是()A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答案B解析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p><p>2、课时作业(四)第4讲摩擦力时间/40分钟基础达标图K4-11.如图K4-1所示,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间的接触面不光滑)()A.若v1=v2,则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v1v2,则A受到B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v1v2,则B受到A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图K4-22.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将材料从水平台面上拖出,如图K4-2所示,则在匀加速拖出的过程中()A.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B.材料与平台之间的相对速度逐渐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大C.平台对材料的。</p><p>3、课时作业(六)第6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时间/40分钟基础达标1.2018浙江温州模拟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p><p>4、课时作业(七)第7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1时间/40分钟基础达标图K7-11.人教版必修1改编如图K7-1所示,小李同学站在升降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小李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为55kg.g取10m/s2,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重计对小李的支持力大于小李对体重计的压力B.体重计对小李的支持力等于小李的重力C.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方向竖直向上D.电梯一定竖直向上运动2.(多选)2018广州二模如图K7-2甲所示,用力传感器研究橡皮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向下拉小球然后释放,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p><p>5、第3节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1下列有关传感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日本福岛大地震时用的生命探测仪利用了生物传感器B“嫦娥三号”卫星搭载的CCD立体相机获取月球数据利用了光传感器C电子秤称量物体质量是利用了力传感器D火灾报警器能够在发生火灾时报警是利用了温度传感器解析:选D.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生物传感器,立体相机是利用光学传感器,电子秤是利用压力传感器,火灾报警是在烟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输出电信号,使警铃发声或使红灯闪烁,自动报警,利用了光传感器而不是利用了温度传感器,故A、B、C对,D错2(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逻辑。</p><p>6、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单项选择题1设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地球的半径为RE,月球的半径为RM。假设r、RE、RM均减少为现在的,此时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周期变为T。若地球、月球的质量分布均匀且密度保持不变,仅考虑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TCTT D无法比较解析:以月球为研究对象,m月r、T2 ,地球质量MER,所以周期不变,故C项正确。答案:C2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可估计地球的平均密度为()A. BC. D解析: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对于处于地球表面的物体,有m。</p><p>7、课时作业(八)第8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时间/40分钟基础达标图K8-11.2018湖北七校联考如图K8-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段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绳子,绳子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绳子上某一点到绳子右端的距离为x,设该处的张力为T,则能正确描述T与x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图K8-2中的()图K8-22.如图K8-3所示,质量分别为m1=3kg、m2=2kg的两个物体A和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A、B上,则()图K8-3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C.在突然。</p><p>8、第2节 功率一、学习目标1.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知道功率的单位。3.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学习重点是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学习难点是功率的物理意义。二、知识点解读知识点一:功率的概念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 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3.公式:P=W/t。式中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知识点二: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p><p>9、第1节 功一、学习目标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重点是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难点是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二、知识点解读知识点一:力学中的功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另一个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物体受到了力,。</p><p>10、第3节 重力一、学习目标1.明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2.确认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为g。会用公式Gmg进行计算。学习重点是重力的定义。会用公式Gmg进行重力的计算。学习难点是重力是怎样产生的。二、知识点解读知识点一:重力的由来(1)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知识点二: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2.重力与质量。</p><p>11、第2节 滑轮一、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学习重点是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学习难点是的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的理解。二、知识点解读知识点一:定滑轮(1) 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知识点二:动滑轮(1) 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2)特点:能省一。</p><p>12、第1节 力一、学习目标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重点是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学习难点是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二、知识点解读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2.有的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产生的,如:物体间的推、拉、压等力,但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比如重力、磁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p><p>13、第三章3 摩擦力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1(山东省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一定产生摩擦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C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解析: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不一定产生摩擦力,只有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摩擦力,故A错误;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有相对运动的物体。</p><p>14、课时作业(三十二)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基础小题练1(2018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质检)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通图甲、乙所示的峰值相等的矩形交变电流和正弦式交变电流,则这两个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为P甲P乙等于()A.1 B21C41 D11【解析】矩形交变电流的有效值I1Im,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I2,根据电功率公式PI2R得P甲P乙III221,故选项B正确【答案】B2(2018上海静安区一模)如图所示,虚线上方是有界匀强磁场,扇形导线框绕垂直于框面的轴O以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以逆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线框转。</p><p>15、课时作业(二十五)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基础小题练1(2018开封高三上学期期末)质子(p)和粒子以相同的速率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为Rp和R,周期分别为Tp和T.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RpR12,TpT12BRpR11,TpT11CRpR11,TpT12DRpR12,TpT11【解析】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qvBm,R,由此得:;由周期T得:,故选项A正确【答案】A2(2018江西赣中南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一个带电粒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一匀强磁场粒子的一段径迹如图所示,径迹上的每一小段都可近似看成圆弧,由于带电粒子使沿途的空气电离,粒子的能量。</p><p>16、第三章5 力的分解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题为多选题)1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都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C当已知合力,和其中一个分力,则分解的结果可能是无数D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结果是唯一的解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是一种等效替代,根据需要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或用一个力代替两个分力叫作力的分解或力的合成,既然替代,就不能同时作用,所以A错误;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能等于或小于分力,所以B错误;若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根据平行四边。</p><p>17、课时作业(十五)传感器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器件应用力传感器的是()A鼠标器B火灾报警器C测温仪 D电子秤解析:鼠标器中的传感器是红外线接收管,属于光传感器;火灾报警器中传感器是光电三极管,属于光传感器;测温仪用的是温度传感器;电子秤的敏感元件是应变片,是力传感器,D正确答案:D2在电梯门口放置一障碍物,会发现电梯门不停地开关,这是由于在电梯门上装有的传感器是()A光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C声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解析:在电梯门口放置一障碍物,电梯门不停地开关,说明电梯门口有一个光传感器,故A选项正确答案:A3(杭州高。</p><p>18、2分子的热运动全员参与基础练1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气体间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与液体间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固体与固体间D任何物质间都可发生相互扩散现象【解析】不同物质之间,由于分子的运动,总会存在着扩散现象,只是存在着快慢(温度、物体形态等因素影响)所以扩散现象不仅存在于气体与气体、液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之间,同样也存在于液体与固体、气体与固体、液体与气体之间,D对【答案】D2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p><p>19、课时作业(十六)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3、4、6、7、14、15、18、19为多选,其余为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100分)1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朝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A.B.C. D.答案B解析可设河宽为d,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c,第一种情况时时间t1,第二种情况为t2,k,可得出B项是正确的2(2018遂宁模拟)如图所示,放于竖直面内的光滑金属细圆环半径为R,质量为m的带孔小球穿于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