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
课题 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复习课 初中物理学科 教 学 目 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能结合实例对能源进行分类 说出不同能源的特点 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 了解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 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电能只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广为使用的能量的一种。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Tag内容描述:<p>1、第1节能源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能源2 了解能源的分类 化石能源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3 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并知道节约能源 2012年7月4日 三峡水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入工作 自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始发电 到2012年7月之间 三峡电站发电量累计达到5648亿千瓦时 相当于从滚滚长江中捞起了近2亿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 二氧。</p><p>2、青铜峡市第三中学李新梅 石油是世界是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 伊拉克是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之一 在2003年3月20日 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 对伊拉克发动了7年多的军事行动 摧毁了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政权 你知道导致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 2012年7月4日 三峡水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入工作 自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始发电 到2012年7月之间。</p><p>3、第二十二章第节能源河南省汝阳县直属初级中学胡国强,2012年7月4日,三峡水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入工作。自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始发电,到2012年7月之间,三峡电站发电量累计达到5648亿千瓦时,相当于从滚滚长江中捞起了近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二氧化硫500多万吨。,三峡水电站是如何发电的呢?,电能只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广为使用的能量的一种。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无法离开能。</p><p>4、能源,第二十二章第节,2012年7月4日,三峡水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入工作。自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始发电,到2012年7月之间,三峡电站发电量累计达到5648亿千瓦时,相当于从滚滚长江中捞起了近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二氧化硫500多万吨。,三峡水电站是如何发电的呢?,电能只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广为使用的能量的一种。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无法离开能量的使用。,三峡水电站的发电原。</p><p>5、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 教学设计(衡阳市衡钢中学 徐国男)课 题:第1节 能源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列举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2、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3、常识性了解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其特点。4、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教学重点: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教学难点:一次能源。</p><p>6、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核能测试题知识点:核能的概念1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_______组成。2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B所有原子内部的质子数和电子所带的电荷数不相等C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p><p>7、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太阳能,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度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辐射能,大气升温不均匀,形成风(空气动能),使水循环,形成水流(水流能),被绿色植物微生物吸收,食物煤石油天然气,(化学能),直接利用太阳灶,使大地变热,被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地球上,各种能源,形成洋流(波浪能),万物生长靠太阳,太。</p><p>8、第1节 能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九年级物理下册,一、什么是能源,问题:我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回答:煤,煤气,柴草、天然气,新知探究,问题: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 回答:汽油或者柴油、煤油等,问题:煤,煤气,柴草、天然气、汽油、煤油或者柴油等它们在起什么作用? 答案:它们在以上工作的作用就是提供能量.,什么是能源?,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p><p>9、核 能,第二十二章 第节,1945年8月6日早晨8 时整,3 架 B-29 美机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这时很多广岛市民并未进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机。在此以前,B-29 已连续数天飞临日本领空进行训练,但这一次的3 架飞机中,有一架已经装上了一颗5 吨重的名为“小男孩”原子弹。此时正奉命来轰炸广岛,令日本广岛核爆中心方圆2公里内所有建筑物全部被夷为平地。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因广岛原子弹轰炸而死去的。</p><p>10、第二十二章 第三节 太阳能 一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由 太阳 巨大的核能火炉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太阳能的利用 三部分构成 通过课前收集 实验探究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实例 感受太阳能应用的前景 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二 学情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面临升学考试 侧重知识的积累而淡化了探究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节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 再次强化将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 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