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4
分数单位表示什么。(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那么 a、b 的最大公 因数是 a。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2. 能正确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能力目标]。掌握与理解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表面积的方法。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分数的意义。关于分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4Tag内容描述:<p>1、练习二十,1.,先解决问题。再结合这个问题讨论一下: 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单位表示什么? 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1 4,2,4,0.5,1 2,2. 下面的说法对吗? (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2)分数都比整数小。 (3)假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4)如果 b 是 a 的 2 倍(a0),那么 a、b 的最大公 因数是 a,最小公倍数是 b。 (5)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 1 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 ( ) ( ) ( ) ( ),3. 你听过 “冰山一角” 的说法吗? 冰山露在水面上 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下。假设一座 冰山的体积是 1 000 m3,它露在水面上的体。</p><p>2、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在18的因数上画“”,在30的因数上画“”。 123 456 78 9 10111213 141516 1718 19 20212223 242526 2728 29 30根据上表按要求把数填在下面的集合圈内。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答案提示: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6 。解题思路:先分别找到18和30的因数,再去找出相同的因数,及最大公因数。</p><p>3、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知道物体外部所有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2. 能正确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掌握与理解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表面积的方法。【教学难点】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的附页等。【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S ab2. 请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回答问。</p><p>4、长方体和正方 体体积的计算,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并会用字母表示。 2.通过拼搭,培养动手和动脑能力;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p><p>5、分数的意义,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14,58,35,26,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自学课本后,我又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我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猜一猜,13,38,想一想,分一分,15,15,15,13,的分数单位是(),有。</p><p>6、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小学 2 学科 数学 2 课时 2 3 学生课前准备 二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 培养学生观察 比较 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认识了分数的单位的基础上 再来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是拓展对分数意义的理 三 教。</p><p>7、1,分数的基本性质,2,在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 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1)153=150( ),(2)204=( )2,(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30,10,1、填空:,3,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照下图把它们平均分,并涂上颜色。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1 2,1,2 4,4 8,你发现了什么?,4,=,=,2,2,2,2,你还能举出几个。</p><p>8、分数的基本性质,比一比,3张纸的 大小一样,1 2,=,2 4,=,4 8,1 2,=,2 4,=,4 8,4 8,2 4,1 2,=,=,2,2,2,2,2,2,2,2,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 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所以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 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和分母 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 为什么零要除。</p><p>9、五年级 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12030的商是多少 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 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复习1,12030 4,1203303 4,120103010 4,复习2,这是根据 分数 和 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