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和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第二节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考点一 分子 考点二 原子 考点三 离子 考点四 元素 考点五 元素周期表。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物质的组成和Tag内容描述:<p>1、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考点聚焦1 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元素等概念。2 掌握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的概念3 掌握氧化物、酸、碱、盐概念及相互关系。4 了解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知识梳理一、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1原子是 。思考: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否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2分子是。</p><p>2、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考向一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判断物质的组成和类别1(2018浙江卷)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 B蔗糖C氯气 D铁解析氯化钠属于电解质,A项正确;蔗糖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氯气为单质,铁为单质,二者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D项错误。答案A2(2017全国卷)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 B宣纸C羊绒衫 D棉衬衣解析A项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B项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项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项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答案A3(2014四川卷)下列关于。</p><p>3、第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选择题1(2019临川第一中学月考)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B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积极开发风力、太阳能发电,改善能源结构D玛瑙、水晶、钻石、红宝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解析:选C。焚烧废旧塑料,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故A错误;CO2是大气的组成成分,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故B错误;风力、太阳能对环境无影响,故C正确;玛瑙、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钻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故D。</p><p>4、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专题跟踪训练(一)能力练(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8广东惠州调研)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的是()A花生油 B味精C紫砂壶 D面巾纸解析A项,花生油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物质,错误;B项,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错误;C项,紫砂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错误;D项,面巾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正确。答案D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NO2和CO2都是污。</p><p>5、物质组成的表示【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上册,29)(2017,上册,29)如下图所示,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A(2018,上册,6)(2017,上册,6)下列化肥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CO(NH2)2 B.NH4HCO3 C.NH4NO3 D.NH4C1答案:A二、填空题(2018,上册,4)(2017,上册,4)(1)请从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约占空气体积1/5的气体是_____;极易燃烧,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2)请从H、He、C、O、N、K、Na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食醋。</p><p>6、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考向一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判断物质的组成和类别1(2018浙江卷)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 B蔗糖C氯气 D铁解析氯化钠属于电解质,A项正确;蔗糖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氯气为单质,铁为单质,二者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D项错误。答案A2(2017全国卷)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 B宣纸C羊绒衫 D棉衬衣解析A项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B项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项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项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答案A3(2014四川卷)下列关于物质分。</p><p>7、专题跟踪训练(一)能力练(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8广东惠州调研)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的是()A花生油 B味精C紫砂壶 D面巾纸解析A项,花生油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物质,错误;B项,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错误;C项,紫砂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错误;D项,面巾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正确。答案D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NO2和CO2都是污染性气体B熟石灰、铝热剂、盐酸都是混合。</p><p>8、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2.认识分子、原子、离子及三者之间的关系;3.知道元素及元素周期表。【活动方案】(带_ 电)原子原子核电子(带_电)质子(带正电)__子(不带电)活动一、回顾原子的构成1.重温原子的构成情况请你以氧原子为例说说:(1)氧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分别是多少?(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是16,氧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多少?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是否所有的原子核内都含有中子?试举一例说明。2.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如图为钠原子结构图 (1)原。</p><p>9、物质的构成与组成,第二节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目录,contents,考点梳理,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课前过关,考点突破,五年广东中考,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考点梳理,考点一 分子 考点二 原子 考点三 离子 考点四 元素 考点五 元素周期表,目录,contents,1.定义: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 的最小微粒。 2.性质:体积、质量都 ;不断地 ;分子间有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温馨提示:这些性质常用于解释生活中某些现象,如热胀冷缩,闻到花香等。,化学性质,非常小,运动,间隔,3.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实验(2014,2015。</p><p>10、技能强化专练(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化学与STSE1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B“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解析:A项,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HgSHgS,HgS=HgS,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错误;B项,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2=Fe。</p><p>11、专题1 基础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化学复习,要点、考点聚焦,一、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氧气,二氧化硫,硫酸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铁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氢氧化钠,氯化钠 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四、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易错易混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但在核变化中可以再分,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这些。</p><p>12、专题复习1 基础概念和原理 第一课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要点、考点聚焦 典型例题解析 课时训练,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要点、考点聚焦,1.原子、离子、分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领会) 2.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关系(应用) 3.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的意义(领会) 4.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电荷与核外电子之间的数量关系(识记),【例1】 (2002年昆明市)目前普遍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人体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还会引起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CH2Cl2)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的叙述正确的。</p><p>13、第一章 基本概念,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三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一、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一、元素,(1)元素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2)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3)同位素: 同种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称 。</p><p>14、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初步知识(一),1、将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分别填入下列空格中: 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结构中_____数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_____数和_____之和;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核外最外层上的______数关系非常密切。 2、科学家发现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60,该物质由______组成,由______构成,60表示__________。在物质分类中该物质属于______。 3、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A、碳原子排列不同B、分子构成不同C、组成元素不同D、密度不。</p><p>15、中考总复习,第28课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浙教版科学总复习,课前练习,1.分子是的最小微粒。 2. 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一个变化,变化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是一个变化,变化时发生了改变。 3、 、的微粒可以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物理,分子间隔,化学,分子,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本身,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符号,一幅图,一条曲线,一段动画,一张表格,将一些难以认识、观察、描述的事物变得直观易明白。,都是一个模型,一。</p><p>16、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p><p>17、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常用化学计量,考点一,考点二,真题示例,核心建模,对点演练,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分类1.(2018天津理综,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p><p>18、第五讲物质的组成与表示,考点一物质的分类重点命题角度物质类别的判断例1(2018济南天桥一模)对物质进行分类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水B医用酒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