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教材中的活动如何探究。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习目标1 了解地方时 时区 区时的概念 区别及时间换算 2 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及日期变更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2课时地方时 区时 时区与日界线 地方时与区时 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课堂小结。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Tag内容描述:<p>1、湘教版教材编委-湖南师范大学周跃云教授在西安市举办的“湘教版教材回访会”上的讲稿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1.“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但是,地理提倡“自然地理、人。</p><p>2、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教材中的活动如何探究摘 要:2007年9月开始湖南省高中进入新课程实验的第一阶段。地理学科选用的是湘教版的教材,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活动多,必修三个模块共有193个探究活动。如此多的活动,教师不可能全部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完成,如何取舍、改编,以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实现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每个地理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本文在作者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教材中活动教学的三个大类十种类型,再根据目前活动教学开展存在的一些困难,提出了活动教学的开展教师首先要从教材、学生、内容、课时、生活。</p><p>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 宇宙:时间与空间的结合。由物质组成,处于运动之中。2、 可见宇宙:人类可以观测到的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3、 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注意: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4、 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5、 天体的判别:天体存在于地球大气层之外;天体已经克服了地球引力;天体的一部分不是天体。6、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例如:北斗七星不是天体系统,地月系是天。</p><p>4、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的传播速度。 2地震波 地震波 横固体 纵 慢 固体液体快 地壳地幔 莫霍面 (2)地幔: 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F 之间的圈层。 岩石圈: 和上地幔顶部( 以上)的合称。 (3)地核 地壳软流层 古登堡面 1圈层的划分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 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圈层层 名称 不连续连续 面 (大陆陆深度) 地震波 变变化 特征 地壳 莫霍面 (33km) 古登堡面 (2 900km) P波的速度 大于S波 由岩石组组成的固体 外壳; 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p><p>5、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的含义(a)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a) 八大行星的名称及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a)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b)内因:1、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质量体积适中3、充足的水分外因:4、太阳光照稳定 5、空间运行轨道安全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辐射的组成(a)太阳辐射分为可见光。</p><p>6、第三节大气环境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运动。2.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运动,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3.充分对比,理解概念的含义,如冷锋与暖锋,低压与高压,气旋与反气旋,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p><p>7、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地球的公转 1、 公转的轨道 2 、公转的方向 3 、公转的周期 4 、公转速度 5 、绕转平面之间的关系-黄赤 交角 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 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3 公转的周期 公转一周360 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 ) 1 公转的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近日点 地球 太阳 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轨道 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南极倾向于太阳 远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北极倾向于太阳 4 公转速度 时间时间日地距离角速度线线速度 1月初(近日 点) 1.471亿亿 km 61/d 30.3km/ s 7月初(远远。</p><p>8、2015年下期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地理信息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每个农业带均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具有明确的联系A. B. C. D.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3.该图描述的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________状()A.面 B.线 C。</p><p>9、_促进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湘教版必修2分析,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要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必修1,必修2,必修3,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该协调和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一、必修2需要阐明的基本地理思想,二、力争做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并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 陈晓端,1.九大特征: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p><p>10、必修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2,对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的深、广度如何把握,一、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湘教版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较差,普遍存在对教材做加法的现象,教材过多的活动内容如何处理,教材的“新”内容和教师存储的“旧”知识间的矛盾,教材不是依据,怎样把握教学,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3,1、压缩课时、加快进度,二、教学和教材处理的建议和思路,按模块设计要求:54课时,计18周 按教学指导意见:47课时,约16周 实际时间3.5-6.29: 上课时间16周,4,本章课时建议,二、教学和教材处理的建议和思路,5,二、教学和教材处理。</p><p>1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学设计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哈尔滨第四中学 宁丹一、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3)了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过程和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卓有成效可供借鉴的经验。(4)通过案例分析,评价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p><p>12、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章末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M、N处地质构造分别是() 【导学号:00040096】A背斜、向斜B向斜、背斜C断层、背斜D断层、向斜2图中花岗岩的形成 ()A属于沉积作用B属于变质作用C早于岩层 D晚于岩层【解析】第1题,M处岩层向上凸,为背斜;N处岩层向下凹,为向斜。第2题,花岗岩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侵入了岩层,说明花岗岩的形成晚于这四种岩层。【答案】1.A2.D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据此完成34题。3根据该关。</p><p>13、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公转的方向,从天北极 俯视 “逆时针”,从天南极 俯视 “顺时针”,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公转方向规律,相同点: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不同点: 1.公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 2.太阳位置“相反”:北“右”南“左”,2.公转的周期:,365天6小时9分10秒(1恒星年),近日点 1月初 速度最快,远日点 7月初 速度最慢,3.公转的速度:,在下图中: 1.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找出“近日点、远日点”位置,说出判断依据。,夏至日 6月22日,冬至日 12月2。</p><p>14、课时跟踪检测(二) 认识地区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芬兰()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解析:1.D2.B第1题,芬兰纬度高,因此冬季漫长而寒冷,A项错误;当地森林覆盖率高,水土流失不严重,B项错误;大牧场放牧业一般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多,经济较发达,因。</p><p>15、课时跟踪检测(一) 认识大洲一、选择题读某区域某季节(冬或夏)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 )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B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高C北部山区温差显著D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洋流2图示季节,甲国( )A盛行东北季风B正值多雨季节C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D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较高解析:1.C2.A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地区等温线密集,温差显著。第2题,从图中最北一条等温线度数为0 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甲图(印度)受东北季风影响。读印度水稻种植区分布和7月盛行风向图,完成34题。3图中盛行风向为( )A西南。</p><p>16、纽芬兰海域,大 西 洋,印度洋,太平洋,“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进入北极海区,那么,使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海域的呢?,洋流,1.概念:海洋水沿 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相对稳定的方向,暖流,寒流,风海流,补偿流,3、洋流的主要成因,近地面风带 风海流,例如:东北信风 北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 南赤道暖流 西风带 西风漂流,提示1: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提示2:南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是否完整?,对照课本62页的图241思考:此图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在记忆世界各洋流的分布时,可把洋流模式想像成分数式“8/0”:中间。</p><p>17、第6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广网广州2012年10月31日消息 今年11月3日,广州乃至世界各地日上中天的时间为全年最早。11月3日中午12时10分37秒,在广州协和中学太阳历广场的地平式日晷和赤道式日晷,其两个日晷的指针将不约而同地指向12时0分0秒。虽然今年11月3日日上中天全年最早,但它对动物、植物的生物钟和物候状况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时差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地球的绕日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尝试探究:所谓“日上中天”即太阳正好在人的头顶。每天,太阳出现在正头顶的时间不同,导致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地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