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政治
专题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影响。A.分封制 B.宗法制。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西周实行分封制。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课后限时集训(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先秦时期的政治Tag内容描述:<p>1、专题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角度难度2018新课标,24题商朝的治国思想以文献史料切入考查商朝的治国思想中等2018浙江选考,1题分封制以学者的研究切入考查分封制的对象中等2017新课标,24题西周分封制的影响以周文化向边疆地区的扩展为切入点,考查分封制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中等2017海南卷,1题礼乐制度以春秋时期出土的文物为切入点,考查礼乐制度的破坏容易2016新课标,27题宗法制的影响通过清乾隆年间福建各地的族谱的记载考查宗法制的深远影响中等2016新课标,24题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文化现象入手,考查商周政治制。</p><p>2、第1课时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8榆林模拟)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这表明()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 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解析:选A。根据材料“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可知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故A项正确;“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符合。</p><p>3、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应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3.(2018北京丰台期末)与材料“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描述相关的政治制度可能是() A.西周宗法制、分封制B.秦朝郡县制C.西汉郡国并行制D.。</p><p>4、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河北黄骅月考)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卜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A商王垄断决策权 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C王权受制于族权 D已孕育早期民主制答案B解析卜筮是掌管占卜的官员,商王决策要听从卜筮的意见,说明政治带有迷信色彩,故B项正确。依据“卜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说明商王听取不同的意见,没有垄断决策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卿士和庶民。</p><p>5、第一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实行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2政治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3行政管理(1)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二 权力的分配制度分封制1前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室强大。2目的:维护周天子的有效统治。3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4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5核心:周天子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p><p>6、课时1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总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政治上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经济上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模式逐渐形成;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并发展。思想上“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1政治:(1)商朝。</p><p>7、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p><p>8、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文明一、选择题1.(2019贵州贵阳模拟)何尊是西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其内底的铭文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据此可知()A.中国人的世界观已形成B.西周初年的疆域东至洛邑C.“中国”称谓的历史起源 D.考古与文献必须互为印证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历史文物和历史书籍中关于“中国”称谓的记载具有一致性,可以印证“中国”称谓的历史起源,故选C项。材料无法说明中国人世界观的形成、西周的疆域,故。</p><p>9、第一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实行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2政治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3行政管理(1)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二 权力的分配制度分封制1前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室强大。2目的:维护周天子的有效统治。3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4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5核心:周天子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p><p>10、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河北黄骅月考)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卜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A商王垄断决策权 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C王权受制于族权 D已孕育早期民主制答案B解析卜筮是掌管占卜的官员,商王决策要听从卜筮的意见,说明政治带有迷信色彩,故B项正确。依据“卜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说明商王听取不同的意见,没有垄断决策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卿士和庶民。</p><p>11、课后限时集训(一)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大连双基)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西周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西周这样做主要是()A强调家族等级B防止贵族内部纷争C强化尊祖敬宗D维护天下共主局面B根据材料宗族成员尊祖敬宗,目的是为了维护天子政治上的唯一性和宗法关系上的唯一性,宗法制的内容继承上的唯一性可以防止贵族内部纷争,故B项正确。2(2018昆明二模)殷。</p><p>12、第一单元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定型。先秦、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了奠基的作用。时空坐标整体感知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p><p>13、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先秦时期的政治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制的影响2宗法制的影响3家国同构4先秦时期的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兴起5自然经济的社会影响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河南六市二模)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而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这表明西周分封制()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B.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推动家天下局面形成解析:B西周分封制下,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异姓诸侯包括姻亲等,说明分封制具有浓厚的宗法。</p><p>14、阶段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纲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2)分封制与宗法制。(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与商鞅变法*(注:带*的为选修或与必修都有的考点)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形成于夏商,鼎盛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崩溃。历史解释早期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四位一体,形成等级森严、家国一体、重视礼乐教化的特征。史料实证运用考古发掘的壁画、墓葬文物、文史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早期政治制。</p><p>15、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p><p>16、第一轮复习 一 地位 为高考做准备的第一次复习二 特点 全面 细致三 态度决定一切 一切从心开始四 有冲劲 踏实肯干的精神 1 课前 熟悉教材 完成知识点填空 2 课中 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笔记要点 3 课后 及时梳理 练习巩固 看课本 导读 一 文明时代的标志 二 政治文明的内涵 三 中外政治制度1 原因 特点 2 概况 1 古代 民主制 共和制 君主专制等 2 近代 议会制 3 现代 社会主义。</p><p>17、第一堂课是关于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时间和空间坐标等重要系统。1.定义: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及其相关的政治制度(或国家制度和政权的总和)。2.分类:就国家制度而言,有两种类型:奴隶主和贵族的专政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就政治制度而言,有两种主要形式:分封制和集权制。3.阶段:两大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三代,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前战国至清朝,475-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