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诊治
先心病诊治的方向。早期诊治 新生儿 幼婴儿(<6月) 简单先心病诊治。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 ——适应证的变化与诊治进展。心导管术由以诊断为主要目的转向成为小儿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的进展。先天性心脏病诊治要点。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约占新生儿的6- -8%。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治策略。
先天性心脏病诊治Tag内容描述:<p>1、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 回顾与思考,Su SCMC 2010年心脏中心年会 2011-1,先心病诊治的方向: 早期诊治 新生儿 幼婴儿(6月) 简单先心病诊治:不存在重要问题,无手术死亡 连续三年手术无死亡 PAVC、TAVC、PAPVD、APW、PA/VSD() 连续二年手术无死亡 Ebstein、CorTri、Williams 一年手术无死亡 ASD、VSD、PDA、ACAPA 复杂先心病 1000 例(2010年) 死亡率 4.5 5.6 %,几个想法,一、胎儿先心病的诊断 二、几种复杂先心病 cc-TGA 功能性单心室 PA/VSD/MAPCA 内脏异位先心 三、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一)胎儿复杂先心病的早期诊断,目的:复杂难治先。</p><p>2、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 适应证的变化与诊治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 李 奋,引 言,近二十年来由于心脏超声、磁共振、计算机体层成像等影像技术的进展,目前大多数先心病的术前诊断已被这些无创性检查方法所替代,心导管术由以诊断为主要目的转向成为小儿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由于材料、方法以及理念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先心病介入治疗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的进展可以从心导管术适应证的变化得到充分体现,AHA于2011年5月发布了小儿心脏病心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适应证的科学声明。以下结合该科学。</p><p>3、先天性心脏病诊治要点,峨眉山东区医院谢邦富,一、先心病的发病机制,发病率: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约占新生儿的6- -8%。绝大多数的畸形与遗传因数有关,少数是机械因素促成。 1、染色体异常 (1)、染色体数目异常 初级精母细胞23对染色体,一、先心病的发病机制,(2)、染色体结构异常: a、片段相互异位 b、片段消失如5染色体消失猫叫综合征 C、片段重复 d、片段倒置 2、环境因素 a、主要畸源物射线、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约占畸形的4% b、发育危险期孕期的15-60天,心脏发育在3-5周 3、基因遗传 单基因遗传约占畸形的0-15% 多基因遗传: a、 家。</p><p>4、先天性胆道闭锁,简介,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并可导致 淤胆性肝硬化 而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疾患,是小 儿外科领域中最重要的消化外科疾病之一,也是小儿 肝移植中最常见的适应征。其发生率在东南亚国家 为1 -9000,,病因,病因不明。 一般认为与宫内病毒感染,肝内肝小管炎 症继发梗阻及先天性胆道发育畸形有关。,分型,一般分为肝内和肝外两型。 肝内型者可见到小肝管排列不整齐、狭窄或闭锁。 肝外型者为任何部位肝管或胆总管狭窄闭锁或完全缺 如。胆囊纤维化呈皱缩花生状物,内有少许无色或白 色粘液胆囊可缺如,偶尔也。</p><p>5、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治策略,沈阳军区总医院儿科 魏兵,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 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高达0.8%。 目前全国约有700万先心病患者。 每年以15-20万的速度递增。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高危因素,母体因素,孕早期有服用可疑致畸药物史,避孕药、解热镇痛药、抗惊厥药、外源性雌激素及其类似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孕期内曾接触可疑致畸物质,孕妇患有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TOR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