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小触角在前。1、 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3、 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本课通过探究水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往高处走》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4课《水往高处走》。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再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Tag内容描述:<p>1、听音乐 蜗牛与黄鹂鸟 蜗 牛 三年级科学上册 苏教版 授课教师:童静 一、回忆蜗牛 1.背着一个大房子; 2.有两对触角; 3.爬得很慢; 二、观察小动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 1.不能发出大的响声; 2.不能用手触摸; 3. 要仔细观察,并把观察到的记录 下来。 三、蜗牛的外形 1.外形:有两对触角,一对小,一对大 ,小触角在前,大触角在后,其上端有两 个黑黑的圆点,是蜗牛的眼睛; 2.壳呈螺旋形,一受到惊吓便会缩到壳 里; 3.蜗牛的脚是腹足,缓慢向前蠕动,足 上会分泌黏液,所以爬过的地方有爬痕。 四、探究蜗牛的习性 1.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p><p>2、10.认识水1、 教学目标1、 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式描绘所观察的水的特征。2、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3、 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4、 了解水污染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2、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探究水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通过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3、 教学重点、难点观察水,比较包括水在内的多种液体,总结出水的基本物理性质。通过观察知道水是没有颜色的,并且知道没有颜色与透明是。</p><p>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往高处走教学设计教学课题: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4课水往高处走。教案背景:科学课的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生命力”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而科学课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持续、和谐地发展。身为科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构建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p><p>4、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实录课前游戏 教师出示三支笔,只露出三只笔的上方(长短不齐),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再露出笔的下方(长短不齐),再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找出解决的办法。师:看来呀!要进行比较必须在同一标准下才能完成。像刚才我们把笔放在一个平面上,用其中的一支笔做标准,一看就知道了结果。我们用尺子量,尺子就是一个标准。因此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在统一的标准下才能进行比较。我们的游戏就做到这儿,好吗?下面我们可以上课了吗?评:表面上是。</p><p>5、水往高处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理解什么是毛细现象。2、通过动手实验与观察,理解水在孔隙大小不同的物体中上升的高度也不同,孔隙越小,上升得越高,反之,孔隙越大,它上升得越低。3、通过实验,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提问,善于思考与发现问题并且动手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4、能学以致用。材料准备:师:(魔术道具)把一杯红墨水放在盒子里,一朵白色的纸花,拿小盒托杯子。卫生纸,两块玻璃片,一根皮筋,一根牙签。小组材料:实验一:棉布条、铁丝、木筷、玻璃片、线、玻璃棒、报纸、粉笔(装袋放抽屉)。烧杯装红。</p><p>6、14 水往高处走 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毛细现象,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通过现象发现问题大胆猜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2)进行创新设计,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愿意与同学交流,尊重别人的意见。进一步培养合作、分享的意识。(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教学重点:】 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和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p><p>7、1 开启科学之门 2 看 我们的科学书 3 4 5 第一课 亲历科学 6 你想过吗 风雨雷电 是怎样形成的 秋天里的树叶 为什么会飘落 人 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7 关于电视 你想知道什么 8 做一个实验吧 9 再试试 10 11 欢迎进入科学。</p><p>8、动物怎样过冬 水池铺宋继鲁学校张淑霞 思考问题 1 这里有几种动物 2 每一种动物怎样过冬呢 温馨提示1 小组内交流讨论 时间 5分钟2 合作中要分工明确 由小组长主持 大家发言 由记录员简单记录 到时由各组的汇报员汇报。</p><p>9、纸,天仙镇小 钱继容,蔡伦 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生产出 大量轻便、便宜的纸张,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小资料,科学小探究,活动一 (1)把各种纸分别对着光亮或者蒙在有文字的书上看一看,比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要求:小组认真观察讨论,并填好小组的研究纪录。,纸的性质,交流汇报:,科学小探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