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八册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八册。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8页例1及。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小学数学第八册Tag内容描述:<p>1、实验小学数学第八册亲子活动乐园(三)班级: 姓名: 一、填空。 (22%)1. ab=( )a,这是运用了加法( )律。2. 45(2855)=455528,这是运用了( )。3. 用字母表示乘法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4.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空。3421=( )( ) 17254=( )( )10236=100( )(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6%)1. 254754=(2575)4。</p><p>2、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结合书上的。</p><p>3、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例1,例2,做一做,做一做,计算法则,练习二十六,课堂练习,结束,复习,275 400 275 125 125 275 400,复 习,计算下面两题,并且验算。 121605347 400125,17507 12160 17507 5347 5347 17507 12160,验 算,验 算,例1 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3.735 + 4.075 =,7.81 (千克),把千克改写成克数,3. 7 3 5 + 4. 0 7 5,答: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7. 8 1 0,3 7 3 5,7 8 1 0,+ 4 0。</p><p>4、小学数学第八册,推导,练习,拓展,主页,主页,长,宽,长,宽,S=ab,主页,长,宽,S=ab,底,高,主页,长,宽,S=ab,底,高,S=ah,主页,长,宽,S=ab,底,高,S=ah,S=?,主页,长,宽,S=ab,S=ah,S=?,主页,长,宽,S=ab,S=ah,S=?,主页。</p><p>5、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分析,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部,钟杏梅,2006年2月9日,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量的计量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p><p>6、蒇蚁膃蒄薀袇聿蒃蚂蚀羅蒂莁袅袁蒁薄蚈芀蒀蚆羃膆葿螈螆肂葿蒈羂羈蒈薀螄芆薇蚃羀膂薆螅螃肈薅蒅羈羄膂蚇螁羀膁蝿肆艿膀葿衿膅腿薁肅肁膈蚄袈羇芇螆蚀芅芇蒆袆膁芆薈虿肇芅螀袄肃芄蒀螇罿芃薂羂芈节蚄螅膄芁螇羁肀莁蒆螄羆莀蕿罿袂荿蚁螂芁莈蒁羇膇莇薃袀肃莆蚅肆罿莅螈袈芇莅蒇蚁膃蒄薀袇聿蒃蚂蚀羅蒂莁袅袁蒁薄蚈芀蒀蚆羃膆葿螈螆肂葿蒈羂羈蒈薀螄芆薇蚃羀膂薆螅螃肈薅蒅羈羄膂蚇螁羀膁蝿肆艿膀葿衿膅腿薁肅肁膈蚄袈羇芇螆蚀芅芇蒆袆膁芆薈虿肇芅螀袄肃芄蒀螇罿芃薂羂芈节蚄螅膄芁螇羁肀莁蒆螄羆莀蕿罿袂荿蚁螂芁莈蒁羇膇莇薃袀肃莆蚅肆。</p><p>7、实验小学数学第八册亲子乐园(7) 班级 姓名 一、 填空题1 在里填出适当的小数。2 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 );右边第二位是( )。3 0.09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4 64个0.01组成的小数是( );( )0.001组成的小数是0.234.5 把0.049扩大到它的( )倍是49;把150缩小为原数的 是( )。6 用3、0、5、8这四个数字及小数点组成一个小数部分有两位的小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是( )。7 填上合适的数。80厘米=( )分米 73毫米=( )厘米120厘米=( )米 57分米=( )米900克=( )千克 125。</p><p>8、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南津关小学 方建新,图形中的规律,图形中的规律,我们一起来探索这样摆三角形的规律,三角形个数,摆成的图形,小棒的根数,1,2,3,4,10,3,5,7,9,每多摆1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3+2,=3+2+2,=3+2+2+2,21,= ?,5,11,=3+2+2+2+2,想一想 算一算,每多摆1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3 + 2 9 = 21,1 + 2 10 = 21,310 9 = 21,算一算,一张桌子可以坐6人。,两张桌子这样拼起来,可以坐10人。,(1)这样摆,5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2)有50人用餐,需要摆多少张桌子?,.,正方形个数,摆成的图形,小棒的根数,1,2,3,4,10,4,7。</p><p>9、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2 题。教学目的通过有步骤地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 它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总结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并能正确计算。教具准备卡片、投影仪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它们的应用,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怎 样计算比较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计算过程)出示。</p><p>10、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一、铺垫孕埋伏1、 口算 A B (28)5 25+85 (210)3 23+103 思考问题: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二、新授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p><p>11、小学数学期末综合试卷第8卷04.1 学校:年级班级编号名称:结果: 密封线内不允许回答。 结果: 首先,“魔术”:41% (8分) 5.4 8.5=1506=6.78 0.23=10-6.5 3.5= 7.5100=6050=287- 199=0.31258= 1 - 0.09=9279=60100=6.399 6.3= 0.61996 . 98 . 171 . 98 .。</p><p>12、让我来吧 让我看看你的手! 小学数学第8卷最后综合论文04.iii “完成70分钟”成绩: I .计算:42% 1.直接写入数: 学校:连班名:成绩: 6.4 5.5=1506=5.28 0.03=10-4.5.5= 7.5100=6050=280-54=0.71010= 1-0.09=9279=61000=2.3(254)= 6298 54861 41.986。</p><p>13、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综合试卷【04.】 学校: 年 班 号 姓名: 成绩: 70分钟完卷 成绩: 一精心细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27-199= 9938= 18036= 1225= 42028= 8.02+2.16= 8-0.72= 1.48+0.22= 728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