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重复问题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通过生活中学生易于理解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3、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进位)。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毫米的认识 - 2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教学设计这节课课题是集合,以前的教材是重复问题,我个人认为集合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重复问题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 所以我仍然用重复问题作为课题,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渗透了集合思想。数学广角重复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学生易于理解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2:学习解决重复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具学具准备。</p><p>2、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2、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3、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重点:理解几分之一。 难点: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突破方法:采用直观的教学策略帮助孩子理解几分之一。师-老师生-全体学生S-回答问题学生【实录内容】一、。</p><p>3、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一、复习导入,问题:笔算上面三道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1 2,4,8,4,4 3,2,6,8,3 1 2,2,4,2,6,笔算。,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问题:1. 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2.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3. 得多少呢?请你试着算一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163,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问题:1. 163等于多少?,3. 这种竖式计算的方法你们明白吗?18表示什么意思? 30表示什么意思?48是怎么得到的呢?,4. 比。</p><p>4、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试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一、仔细分析后再填空(22分)1.称较重地物体一般用( )做单位,称较轻地物体一般用( )做单位.2.1枚2分硬币大约重( )克,6个苹果大约重( )千克.3.1千克=( )克 7000克=( )千克9千克=( )克 3千克50克=( )克4.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地单位.(1)一只 重3( ),所生地 中,其中一个重50( ).(2)一个 重150( ),一个 重5( ).(3)小明身高143( ),体重33( ),他地脉博1。</p><p>5、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毫米的认识- 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四边形- 6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 7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秒的认识- 1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 1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可能性- 14 -人教。</p><p>6、周长的认识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根据对周长的理解,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课件)2、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瞧,它已经整装。</p><p>7、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50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建立概念1.创设情境,引出“倍”。谈话: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p><p>8、有余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除法竖式的写法,加深对余数含义的理解2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利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复习提纲:(快速浏览教材49页-55页内容。</p><p>9、寿山镇小学数学 三段五步 模式教学设计 课题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课时 第一课时 班级 三年级 执教者 孔维平 学习目标 1 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 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三段五步 操 作 流 程 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