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基础
心电图学基础知识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一、 心电图的应用价值 •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电激动过程。• 一、 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 1、目前。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基础 (一)极化状态 (二)除极 (三)复极。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
心电图学基础Tag内容描述:<p>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心 电 图 ELECTROCARDIOGRAM 主讲:汪文娟 临 床 本 基 学 电 心识 知 心电原理与心电向量的概念 复极化状态: 静息心肌细胞,细胞膜外侧具正电荷,膜内侧是负电荷, 保持平衡。 除 极 化: 细胞受到一定程度刺激时,对K+、Na+、Cl-、Ca2+等离子 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膜内外正负离子流动(主要为 钠离子内流),引起细胞内外正负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 产生动作电位。 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PIC 临 床 本 基 学 电 心识 知 复极过程:心肌细胞除极后,继之出现极化状态恢 复过程。</p><p>2、心电图学基础知识 心电图基础知识 一、 心电图的应用价值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电激动过程,因而是诊断心肌电 生理变化-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体表心电图 的分析可以对90 的心律失常作出诊断,此外,对心肌 缺血、心肌梗死、某些先天性心脏病、获得性心脏病、 电解质紊乱等均可作出不同程度的诊断价值。 一、 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1、目前,国际通用的导联体系由6个肢体导联和6个胸 壁导联共同组成心电图的标准12导联体系。 (1)肢体导联:反映心电活动额面向量环在不同肢体导 联轴上的投影情况,它分别为标准肢体导联、 和加压肢体导。</p><p>3、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ECG),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 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心电图示例,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基础 (一)极化状态 (二)除极 (三)复极,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90,-90,刺 激,+20,心肌细胞除极,心肌细胞内电位变化,心肌细胞复极,心肌细胞内电位变化,-90,与体表采集到的心肌电位强度的有关因素为:,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2、与探查电极位。</p><p>4、临床心电图浅析,一、 心电图基础,心脏的电位是每个心肌细胞在瞬时间电位的矢量和。所谓矢量,即指有大小和方向。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除、复极过程中总的电位变化,,1、 心电图导联的安置,因为某时刻心脏总电位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而记录导联放置位置不同,所以各个导联记录的电位各不相同。,描记心电图合格的三个基本条件,基线平稳、图像居中 每个导联3个QRS波并打定标 (有心律失常时可加打导长连描) 无干扰及伪差。,描 图 时 注 意 点,让病人彻底放松,电极板接触良好,胸导联定点准确。 描图前先花数秒钟(描每个导联时!)观察热笔的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