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
1、行政法是调整A行政权在行使其行政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活动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政主体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即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组织和个人。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Tag内容描述:<p>1、电大考试电大小抄电大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2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4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5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6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p><p>2、2019年新整理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考试资料汇编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法是调整A行政权在行使其行政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活动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B必有一方式行政主体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政主体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6、按章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 B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7、消防队为灭火,需要铁路部门运载消。</p><p>3、中央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14.12总复习资料行政法主体:即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组织和个人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称为行政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3行政法律事实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4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p><p>4、0218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题型包括以下六种: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选出与题意相符地选项,只有一个)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选出与题意相符地选项,至少两个)3、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给出相关名词地基本含义)4、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注意要回答全面、简明扼要)5、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6分)(判断正误,并分析原因)6、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13分)(注意要回答全面,深入论述)7、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p><p>5、综合练习题(三)(一)名词区别与联系(15分)1行政行为的无效与行政行为的撤销2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3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4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5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二)填空题(10分)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亦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 和 。2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 、 以外的行政处罚。3一般而言,行政行为都有下列效力: 、确定力、拘束力、 。4美国于1946年制定的 ,标志了各国行政程序法典化的高潮。 于1925年颁布行政程序法,揭开了各国行政程序法典化第一阶段的序幕。5由法律、法规授权。</p><p>6、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的含义 1.狭义上的行政:国家行政机关(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活动,或者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政府)行使行政权、执行和实现国家意志的活动。 2.广义上的行政:组织的一种职能,任何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行使执行和管理职能(行政职能) 3.公共行政: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组织、管理与调控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