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 丽水市中医医院 梁霄龙 一、心肌梗死的概念 l心肌梗死是在原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 生了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中断。•坏死型Q波改变。•缺血型T波改变 心电图特征。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
心肌梗塞心电图Tag内容描述:<p>1、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 丽水市中医医院 梁霄龙 一、心肌梗死的概念 l心肌梗死是在原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 生了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中断,导致相 应部位心肌严重而且持久的缺血,坏死。 二、心肌梗死基本图形 l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有如下特征: 缺血型T波改变; 损伤型ST段抬高; 坏死型Q波改变。 缺血型T波改变 心电图特征: 升肢与降肢对称; 顶端变为尖耸的箭头状; T波由直立变为倒置。 l心肌缺血首先引起缺血部位的 心肌复极时间延长,Q-T间期 延长。 l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尖 l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 (冠状T) 坏死型。</p><p>2、心肌梗塞的判断,急诊 卢乐文,概 念,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 导致冠状动脉或分枝闭塞,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时,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 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 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疼痛。,心绞痛,胸骨后和心前区压窄样疼痛,并伴有放射痛,硝酸酯类药物 吸氧和休息,疼痛超过30分钟 伴有濒死样感觉,疼痛不能缓解,心肌梗死,心电图,心功酶检测,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坏死性Q波(坏死性改变) ST段拱。</p><p>3、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正常 12 导联心电图波形特点见图 5-1-17。 1P 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1)形态:P 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心脏激动起 源于窦房结。</p><p>4、心梗如何学看心电图检查报告 图 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 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 一个波组包括P波 QRS波群 T波及U波 看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的意义 1 P波 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 然后传导到达心房 P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 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 它反映了左 右心房的除极过程 前半部分代表右房 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 QRS波群 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 第一个向下的。</p><p>5、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心电图不仅可以判断急性心肌梗塞的存在,还可以定位心肌损伤/坏死的特定部分。传统急性心肌梗死的位置主要表现在坏死图形(病理q波)中的导壁心肌梗塞: V1,V2,(V3)导联前壁心肌梗塞3360 V3,V4,(V6)导联宽全壁:V1V6导联前侧壁: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再灌注治疗被广泛使用,接近死亡的心肌的结构、梗塞区域缩小,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40%不发生坏死性q波。。</p><p>6、,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冠心病的发病现状,据WHO报告:每年全球因冠心病和卒中死亡的人数为1750万,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500万 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2秒就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主要内容,一、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及分类 二。</p><p>7、,心肌梗塞的判断,急诊卢乐文,.,概念,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或分枝闭塞,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时,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疼痛。,.,心绞痛,胸骨后和心前区压窄样疼痛,并伴有放射痛,硝酸酯类药物吸氧和休息,疼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