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桥课件
心肌桥 一、定义 二、发病特点 解剖学形态 三、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学 四、诊断 药物治疗 五、治疗 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 心脏示意图 定义 如果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某一段走行 于心肌之间。这一束心肌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 myocardail bridge MB)。在心肌内走行。冠状动脉心肌桥。
心肌桥课件Tag内容描述:<p>1、心肌桥 一、定义 二、发病特点 解剖学形态 三、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学 四、诊断 药物治疗 五、治疗 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 心脏示意图 定义 如果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某一段走行 于心肌之间,致使心脏收缩期该段冠状动 脉受到心肌的挤压而出现管腔狭窄甚至闭 塞,这一束心肌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 myocardail bridge MB),这一段冠脉又称 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 通常认为,心肌桥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 冠状动脉变异。大多数患者无症状。 部分患者有临床症状:心绞痛、心律失常 、左室功能下降、心肌顿抑、猝死 发病特点 p与年龄、。</p><p>2、心肌桥的研究现状 心肌桥的概念 v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 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 支多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内或心外 膜深面。然而,在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 ,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个节段可被浅 层心肌覆盖,在心肌内走行,被心肌覆 盖的冠状动脉段称壁冠状动脉,覆盖在 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 (myocardial bridging,MB)。 心肌桥的概念 v早在1922年,Grainiciance首先报道了冠 状动脉心肌桥的存在,1937年Reyman在 尸检中发现心肌桥的存在,1960年 Postman和Lwig在冠状动脉造影时证实心 肌桥是一种解剖结。</p><p>3、冠状动脉心肌桥,泰州高港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张 岳,病例报告,患者59岁男性,因“胸闷心悸一小时”入院,伴出汗,无胸痛,无气急。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血压最高180/100mmHg,有高脂血症病史。 2010年06月突发胸闷心悸,后阿斯发作,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监测心肌酶谱有动态变化,考虑“ACS”,病情平稳后冠脉CT提示: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右冠及回旋支小软斑。,病例报告,2012年5月再次出现持续压榨性胸闷,心电图提示下壁心梗,予以急诊溶栓等处理后,行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收缩期管腔狭窄70%,右冠中。</p><p>4、冠状动脉心肌桥 coronary myocardial bridge,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陈继升,定义,冠状动脉正常走行于心外膜下,不受心肌收缩的挤压。如果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室壁心肌纤维之间,致使心脏收缩期该段冠状动脉受到心肌的挤压而出现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则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ail bridge MB),又称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病因,最早于1737年由解剖学家报告 1922年,Crainiciana首先论述了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的存在 1960年Portsmann及lwig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一例左前降支收缩期狭窄的19岁。</p><p>5、冠状动脉心肌桥,泰州高港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张 岳,病例报告,患者59岁男性,因“胸闷心悸一小时”入院,伴出汗,无胸痛,无气急。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血压最高180/100mmHg,有高脂血症病史。 2010年06月突发胸闷心悸,后阿斯发作,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监测心肌酶谱有动态变化,考虑“ACS”,病情平稳后冠脉CT提示: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右冠及回旋支小软斑。,病例报告,2012年5月再次出现持续压榨性胸闷,心电图提示下壁心梗,予以急诊溶栓等处理后,行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收缩期管腔狭窄70%,右冠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