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及ST-T改变。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对称性高耸。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T波对称性倒置。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0.05mV (水平型。双肢对称 低平、双向、倒置、 双肢对称(冠状T波)。第一节 正常心肌的功能代谢特点。心肌摄氧率较高。所以在增加心肌供氧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冠脉流量。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Tag内容描述:<p>1、单击单击 此处编处编 辑辑母版标题标题 样样式 单击 此处编辑 母版 副标题样 式 心电图基础 心电图 心肌的电冲动使身体不同部位的表面产生电位 差别,通过心电描记器把这些电位变化记录下 来,即为心电图(简称ECG)。 是反映心脏兴奋的发生、传导及恢复过程的客 观指标 。 是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检查 手段。 Date2 Date3 Date4 P波:反映心房除极过程。 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 支的电活动。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因其传导缓 慢,电位变化微弱,表现为等电位线。 PR间期: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反。</p><p>2、心肌缺血及ST-T改变,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对称性高耸,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T波对称性倒置,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下移: =0.05mV (水平型;下斜型;RST角= 900) 抬高: V 3 0.5mV V1 V2 0.3mV V4 V6 0.1mV,什么是ST-T改变,1 、ST段改变,高尖,双肢对称 低平、双向、倒置、 双肢对称(冠状T波),2、T 波改变,当心室肌的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可影 响该处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而产生ST-T心电向量的改变,即ST-T改变 正常复极:心外膜 心内膜,产生由内向外的T向量 T与主波方向一致,二、缺血性ST-T 改变,复极推迟 最后部分心内膜复极 时无 抗。</p><p>3、心 肌 缺 血,病理生理教研室 黄丽君,第一节 正常心肌的功能代谢特点,消耗大量ATP 心肌与冠状循环的适应机制: 冠脉血流量大 心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大 心肌细胞含有丰富的肌红蛋白 心肌能量代谢的适应性强 心肌细胞有丰富的线粒体,正常情况下:心肌摄氧率较高;冠脉动静脉氧差也已接近最大值。 所以在增加心肌供氧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冠脉流量。,第二节 心肌缺血的原因,冠脉流量绝对不足 冠状动脉阻塞 冠状动脉痉挛 冠脉流量相对不足 心肌张力增加:高血压 收缩性增强:甲亢 心率加快 贫血,第三节 缺血对心肌的影响,缺血对心肌代谢的影响 缺血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