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地理
一、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成因、移动规律。
新课标高中地理Tag内容描述:<p>1、新课标鲁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附答案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 正确的是()A.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 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C. 区域有明确的边界 D. 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2、热带、暖温带等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A气温 B积温C均温D温差全球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把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迎来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任。</p><p>2、新课标高中地理试题1.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确定的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时间是:2008年8月8日24日,这一时间比原定时间7月25日8月10日推后了两周。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 根据大多数国家的意愿B 原定时间是我国的旅游旺季,会对北京地区交通带来压力C 改变后的时间更有利于我国运动员的发挥D 原定时间北京较易出现高温闷热、强降雨天气2.王老师结束了在加拿大的教育考察在多伦多机场(按75W计算)乘坐当地时间9:40的飞机返回北京。飞行5个小时到达温哥华机场(120W),停留1小时转机飞往北京,到达首都机场的时间是北京时间2005年11月11日1。</p><p>3、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从容说课本节涉及到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些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探索,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p><p>4、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新课程标准的产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结果,即贯彻了旧教材人地关系的主题,又体现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突出和强化了人地关系为原则选择内容,形成一条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人文环境环境与区域发展的主线,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性。课程内容设置更加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地理性、实用性和发展性。注重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以地理学科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p><p>5、全面突破气压带和风带,复习重点和难点,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形成原因,移动规律。 2、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3、季风的形成原因,分布。 4、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对照学案主干知识自查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一、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成因、移动规律,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动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一、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移动规律,规律总结 1、地面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有差异 热力原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 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运动,从而导致近地面形 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p><p>6、第一课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课标要求 (2017版)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江苏课程调整方案 (2018版) 本内容为“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探究自然地理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中要重点介绍地理。</p><p>7、第三课 世界地图(行政区划、地形图) 课标要求 (2017版) 虽未单列,但“人文地理”和“地理实践力”已经明确表明需要地图基础,故而可总结如下: 了解世界行政区划图和地形图,能依据地图进行简单的区域分析。 教材。</p><p>8、第二课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课标要求 2017版 运用资料 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了解避灾 防灾的措施 江苏课程调整方案 2018版 本内容为 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了解避灾 防灾的措施 常见自然自然灾害包括旱涝。</p><p>9、第二课 中国和江苏省地图 行政区划 地形图 课标要求 2017版 虽未单列 但 人文地理 和 地理实践力 已经明确表明需要地图基础 故而可总结如下 了解中国和江苏省行政地图 能依据地图进行简单的区域分析 教材分析 鲁教。</p><p>10、第四课 辨别地理方向 课标要求 2017版 虽2017版新课标没有明确标明 但在地理实践上必须含有相关知识 且镇江市教研组已作明确要求 故而列出 简单了解如何运用地图 含等高线地形图 经纬网图 太阳日出日落方向 北极星。</p><p>11、第一课 水循环 课标要求 2017版 运用示意图 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江苏课程调整方案 2018版 本内容为 说明水循环的过程 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教学中需以水体类型知识作为铺垫 要引导学生树立水资源保护意识。</p><p>12、中国的工业 一 单项选择题 2015西安模拟 第四届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目前揭晓 百强县中浙江省27个县上榜 连续四届居于榜首 江苏则以21个县紧随其后 长江三角洲经济活力由此可见一斑 结合 工业部门产品成。</p><p>13、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一 单项选择题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 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 该考察站位于 8025 01 S 7706 58 E 如图所示 高程4087米 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 3千米 据此。</p><p>14、地球和地球仪 一 单项选择题 2014重庆一中模拟 下图所示为以38N 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 陆半球 另一半球为 水半球 读图 回答1 2题 1 水半球 的极点位于 A 北半球 东半球 B 北半球 西半球 C 南半球 东半球 D 南半。</p><p>15、综合检测试题 一 地球与地图 本卷分为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 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p><p>16、东亚 日本 中亚 一 单项选择题 阅读材料及 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 回答1 2题 1 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壤次生盐碱化 C 土地荒漠化 D 气候变暖 2 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A 里。</p><p>17、地图 一 单项选择题 1 在某幅地图上 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 1厘米 两地的时差是2 小时 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 1 15000000 C 1 30000000 D 答案 B 解析 由两地相差两个小时可知两地经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