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编号:9089114]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新人教版。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Tag内容描述:<p>1、一年级数学下册 2.6整理和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教学目标: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发表。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2-912-812-712-612-512-412-313-913-813-713-613-513-414-914-814-7 。</p><p>2、一年级数学下册 3.3整理与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正方体、长方体、球的感性认识。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正方体、长方体、球、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长方形( ) 正方形( )三角形( ) 圆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p><p>3、一年级数学下册 2.6整理和复习练习题 新人教版解 7+5=12 8+7=155+7=12 7+8=1512-5=7 15-7=812-7=5 15-8=7解 17 6 65 15 77 9 168 9 1211 14 67 8 3解 16-9=7解 11 13 128 9 73 4 5解 12-5=7解解 6 712。</p><p>4、认识图形教案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题认识图形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教学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反思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p><p>5、第11课时运用连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5和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35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简单、清楚的方式表达思考过程。3.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PPT课件,圆片,橘子纸卡,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导入师: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熊猫的“橘子专卖店”开业了,咱们快去看一看。</p><p>6、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3.你。</p><p>7、2.6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和整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经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验分类整理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学情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p><p>8、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p><p>9、认识图形(二)1、对的画“”,错的画“”。(1)用8个小正方体就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乒乓球、足球、篮球的形状都是球。( )(3)一张复印纸是长方体。( )(4)老师用的粉笔是圆柱形的。( )(5)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6)长方形就是正方形。()(7)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2、判断下图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不是(是画“”,不是画“”)。 ( ) ( ) ( ) 3、判断下图中哪些是正方体,哪些不是(是画“”,不是画“”)。( ) ( ) ( ) ( ) 4、选择正确的答案。像这样先折。</p><p>10、一年级数学下册 2.4解决问题(一)(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第1920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例3主题图,“做一做”插图),奖品“智慧鸟”(不同颜色和大小)。 教学设计 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体会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 1教师: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p><p>11、一年级数学下册 2.1十几减9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性目标: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B:过程性目标1、 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2、 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3、 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2、 能正确地、。</p><p>12、十几减7、6退位减法学校班级一年级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课题十几减7、6退位减法课时总课时144学习目标1、 学生会进行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理解破十法课前预习教材第14页例3课型教学准备导学流程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标)口算857+87+66+85+7 5+913-916-918-915-9 17-914-9 13+7 12-8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自学1、出示“鱼缸内金鱼的画面。”请你说说看到了什么,并描述这一情景。2、你能讲述两只小。</p><p>13、第1课时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让学生“在玩中学”的新课程理念。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由于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因而,学生。</p><p>14、一年级数学下册 2.4解决问题(一)(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准备:计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听算1271241231481698+9136145112157178159(集体订正)评讲:说一说:112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2、说得数,再写算式书中的第3题:要。</p><p>15、1.6.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堂达标】 1.2.(1)比一比,算一算。4+5= 3+2= 6-4=40+50= 30+20= 60-40=(2)算一算。40+20= 80-50= 30+30= 90-60=50-30 80+20 10+30 70-703.找孩子(连线)【学习评价】自评师评1.6.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课堂达标】1.算一算,并说说上下两行题有什么不同。32+4= 6+21= 35+2= 5+44= 32+40= 60+21= 35+20= 50+44=&。</p><p>16、3.2 简单统计表例2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并感受到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二、重点、难点:1.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2.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三、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把这么多人。</p><p>17、2.7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与复习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通过归纳和整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经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验分类整理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习过程】一、先计算,再分类1.计算11-9= 15-3= 17-6= 13-7= 14-8= 16-6=2.你能把上面的算式分分类吗?二、整理复习、沟通联。</p><p>18、第一五单元练习一、填一填1、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1角的人民币;一张5角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2角和( )张1角。2、47里有( )个十和( )个一。3、 5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 )。4、一个两位数,个位是8,十位是4,这个数是( )。5、百位 十位 个位十位 个位十位 个位写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6、 13和15的中间是( )。7、 和59相邻的数是( )和( )。8、 99前面小一个数是( ),后面大一个数是( )。9、 比81小,比78大的数是( )和( )。10、 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11、 10个十是( )。70里面有( )个。</p><p>19、摆一摆 想一想 教学目的 1 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 得到不同的数 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 探索规律 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 通过活动。</p>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相关PPT文档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