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管理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保暖制度 1.刚出生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技术以及医院感染管理 3。浅谈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防治策略。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护士长利用整体护理程序对新生儿病房的管理。我院亦建立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针对新生儿病人护理的难度性与特殊性。新生儿病房存在的不良环境因素。
新生儿病房管理Tag内容描述:<p>1、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及监测 1 1 概述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的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2 2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2009年12月日卫生部印发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 南(试行)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中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 院都应在儿科病房内设置新生儿病房,主要收治胎龄超 过34周,体重1800克、病情相对稳定不需要重症监护 治疗的新生儿。 第八条: 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接近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第九条:无陪护病区。</p><p>2、浅谈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防治策略1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技术以及医院感染管理3浅谈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防治策略摘要:目的 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以加强前瞻性监控,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采取前瞻性监测结合回顾性调查,总结近2年来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30例, 2010年、2011年感染率分别为: 6.25%、5.19%。结论 加强前瞻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治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问题在医学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医院感染的。</p><p>3、护士长利用整体护理程序对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关键词】 护士长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更新换代,我国已开展了围绕“一切以病人中心”的整体护理,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功能制护理措施。我院亦建立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针对新生儿病人护理的难度性与特殊性,我科暂未开展整体护理。近一年来,笔者曾尝试用整体护理程序对本病区进行系统的管理,通过实践、探索、反馈、评估,基本达到预期目标。1 方法1.1 缺乏专业意识1.1.1 原因分析 由于护理工作的繁重与琐碎,护理教育相对于医学的其他专业层较低,以及历史的原因,护士职业在相。</p><p>4、新生儿病房温湿度 与噪声和光线控制,新生儿 熊蕾,不良环境因素,新生儿病房存在的不良环境因素: 不合适的温度湿度 持续存在的高分贝噪音(60分贝) 暖箱的关门声 持续明亮的灯光 长期的灯光刺激,蓝光治疗 监护仪和呼吸机的自身电机及频繁报警等,新生儿温湿度控制,新生儿病房须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224度,相对湿 度维持在 5560%为宜。 新生儿病房放置温湿度计,每班次认真检查,如发现温湿度不适宜,可利用空调和湿度器调节。 每班次护理人员随时观察暖箱温度、湿度,暖箱内可用一次性换药碗内置放半杯水以增加暖箱湿度。,新生。</p><p>5、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保暖制度 1.刚出生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 加强保暖护理, 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的衣被, 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 2.根据体重、胎龄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室温要维持在, 晨间护理时应达到 以上, 湿度 。对患者常规测体温 次, 3 包裹新生儿时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不利于产热,反而使散热加快. 4.早产儿、病情危重、反应差、温偏低或不升者入暖箱保暖, 5.根据体重、胎龄、反应调节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 36.5左右,不要随意打开箱盖或抱出 婴儿,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喂奶,换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