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编号:874273]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体温调节功能差、棕色脂肪少 饱和脂肪酸多 2.寒冷、早产、感染、窒息、休克 3.多器官损害。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体温调节功能差、棕色脂肪少 饱和脂肪酸多 2.寒冷、早产、感染、窒息、休克 3.多器官损害。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Tag内容描述:<p>1、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体温调节功能差、棕色脂肪少 饱和脂肪酸多 2.寒冷、早产、感染、窒息、休克 3.多器官损害:血液循环受损 2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1.时间和季节 1周内出现;冬季常见 2.体温低下,肛温 35 3.一般表现 反应低下、哭声低、不哭 早期拒乳、不吃、呼吸暂停 3 (二)身体状况 4.皮肤硬肿 顺序 下肢 臀部 面颊 上肢 全身 特点 发硬、水肿,不能移动,硬橡皮样 面积 双下肢 26%,臀部 8%,头颈部 20% 双上肢 18%,前脚及腹部 14% 背部和腰骶部 14% 4 (二)身体状况 5.多器官功。</p><p>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概念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e syndrome)是指新生儿期由受寒、早 产、感染、缺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 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种疾病,又称新 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 neonatorum )。 护理评估 致病因素 :应询问患儿有无寒冷、早产、缺 氧、感染和摄入不足等病史。了解新生儿胎龄 、日龄、分娩史、Apgar评分、体重、喂养及 保暖等情况。 身体状况:观察患儿的反应、吸吮、体温、 脉搏、呼吸、心率、尿量等的变化,观察皮肤 颜色和硬肿范围,注意有无心、肾受损害及 DIC的症状和体征。。</p><p>3、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体温调节功能差、棕色脂肪少 饱和脂肪酸多 2.寒冷、早产、感染、窒息、休克 3.多器官损害:血液循环受损 2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1.时间和季节 1周内出现;冬季常见 2.体温低下,肛温35 3.一般表现 反应低下、哭声低、不哭 早期拒乳、不吃、呼吸暂停 3 (二)身体状况 4.皮肤硬肿 顺序 下肢臀部面颊上肢 全身 特点 发硬、水肿,不能移动,硬橡皮样 面积 双下肢26%,臀部8%,头颈部20% 双上肢18%,前脚及腹部14% 背部和腰骶部14% 4 (二)身体状况 5.多器官功能损害 1)。</p><p>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张丽萍,概念,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e syndrome)是指新生儿期由受寒、早产、感染、缺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种疾病,又称新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 neonatorum )。,护理评估,致病因素 :应询问患儿有无寒冷、早产、缺氧、感染和摄入不足等病史。了解新生儿胎龄、日龄、分娩史、Apgar评分、体重、喂养及保暖等情况。 身体状况:观察患儿的反应、吸吮、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尿量等的变化,观察皮肤颜色和硬肿范围,注意有无心、肾受损害。</p><p>5、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1 体温调节功能差 棕色脂肪少饱和脂肪酸多2 寒冷 早产 感染 窒息 休克3 多器官损害 血液循环受损 2 二 护理评估 一 健康史 二 身体状况1 时间和季节1周。</p><p>6、1。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2。新生儿冻伤综合征。1.病因和发病机制。1.体温调节差,棕色脂肪少,饱和脂肪酸多。2.感冒,早产,感染,窒息,休克。3.多器官损伤:血液循环受损。3。2.护理评估。(1)健康史(1)冬季常见2。体温低,肛门温度35 3。低反应,低哭泣,早期拒绝牛奶,不吃,呼吸暂停。身体状况,4。下肢、臀部、脸颊和上肢的硬皮肿胀,坚硬且浮肿,无法移动,坚硬的橡胶样区域占下肢的26%,臀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