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休克课件
新生儿休克。新生儿休克。新生儿休克病死率高达50%~60%。新生儿休克的诊治进展。休克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心源性休克 常见原因有。心源性休克 常见原因有。新生儿休克的诊断与治疗。新生儿休克常见分类。胎盘早剥、胎盘脐带撕裂、胎胎间输血 产时。新生儿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新生儿休克-流行病学。
新生儿休克课件Tag内容描述:<p>1、新生儿休克,主要内容: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5】护理,休克定义,机体受到任何急重症损害导致生命重要器官的微循环灌流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及心输出量减少,组织中氧和营养物的供应降低到细胞可以耐受的临界水平以下,并发生代谢产物积聚,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最终导致脏器功能不全,是一种以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危重综合症。,新生儿休克病死率高达50%60%,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休克病因,新生儿休克常见分类: 1心源性休克: 最常见于围产期缺氧所致缺血性心肌损害 2感染性休克: 受。</p><p>2、新生儿休克的诊治进展,王慧,2019,-,1,定义,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全身器官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缺血、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危重临床综合征。 休克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且是继呼吸衰竭之后第2位最常见死亡原因。,2019,-,2,病 因,心源性休克 常见原因有: 缺氧性心肌损害:窒息,肺炎,呼 吸窘迫,呼吸暂停; 代谢性心肌损害:低血糖,低血钙等; 严重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心脏传导阻滞; 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低体温与硬肿症。,2019,-,3,低血容量性休克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p><p>3、新生儿休克的诊断与治疗,休克时是一种紧急、复杂的循环功能不全病理生理状态,是机体不能获得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来满足组织的需要。严重休克可影响细胞的代谢和能量的产生,并导致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改变,最终细胞死亡。,新生儿休克病死率高达50%60%,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休克常见分类: 1心源性休克:最常见于围产期缺氧所致缺血性心肌损害。 2感染性休克:受母亲疾病、产程、宫内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见于胎盘出血、胎-胎输血、胃肠道出血和产伤引起的出血,新生儿休克病因,1心源性休。</p><p>4、新生儿休克,北京儿童医院NICU,新生儿休克,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 微循环血量不足组织细胞缺氧、缺血、代谢紊乱多脏器功能障碍,病因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窒息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失血性: 宫内:胎盘早剥、胎盘脐带撕裂、胎胎间输血 产时:胎盘早剥、胎盘脐带撕裂、脐带结扎延迟 生后:新生儿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腹腔内脏出血、医源性出血(取血、意外) 水、电解质丢失: 摄入不足:喂养等 丢失过多:呕吐、腹泻、发热、光疗、腹膜炎渗出,感染性休克,细菌内、外毒素释放入血正常微循环调节障。</p><p>5、新生儿休克的诊治进展,王慧,定义,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全身器官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缺血、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危重临床综合征。 休克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且是继呼吸衰竭之后第2位最常见死亡原因。,病 因,心源性休克 常见原因有: 缺氧性心肌损害:窒息,肺炎,呼 吸窘迫,呼吸暂停; 代谢性心肌损害:低血糖,低血钙等; 严重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心脏传导阻滞; 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低体温与硬肿症。,低血容量性休克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腹泻及呕吐引起的脱水, 低血。</p><p>6、新生儿休克,1,新生儿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新生儿休克与年长儿相比有些特殊性,特点是病因更为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不明显,诊断困难,等到血压下降、症状明显时病情常不可逆转,病死率高。因而了解新生儿休克的特点,早期诊断显得极为重要。,2,新生儿休克-流行病学,休克患儿通常伴有低血压(即血压低于正常预期值)但休克早期血压也可正常。新生儿休克病死率高达50%60%,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容易延误诊治应予重视。,3,病因:,引起新生儿休克的原发病可分为4。</p><p>7、新生儿休克,主要内容: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5】护理,休克定义,机体受到任何急重症损害导致生命重要器官的微循环灌流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及心输出量减少,组织中氧和营养物的供应降低到细胞可以耐受的临界水平以下,并发生代谢产物积聚,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最终导致脏器功能不全,是一种以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危重综合症。,新生儿休克病死率高达50%60%,是导致新生儿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