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鲁科版选修
微型专题4 含氧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含氧衍生物醇、酚、醛、羧酸、酯等的结构和性质。2.根据含氧衍生物的结构推测其性质、反应类型或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推断其结构。微型专题3 卤代烃、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卤代烃、醇、酚的结构特点、官能团及其同分异构现象。
学案鲁科版选修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 第1课时 电解质及其电离【学习目标】1知道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列举一些典型的非电解质。2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酸碱盐在溶液中能电离,能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了解强弱电解质及区分。【重难点】电解质与电离概念的理解【课前预习区】一、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和具有的性质,将纯净物进行分类二、(1)什么是电流?(2)金属导电的原理是怎样的?(3)初中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课堂互动区】【实验探究1】在。</p><p>2、www.gkstk.com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第1课时原 子 晶 体1.了解原子晶体的含义、特征。2.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一、原子晶体的含义1.定义: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叫作原子晶体。2.构成微粒:原子。3.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4.常见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晶体硅、金刚砂、 水晶。二、原子晶体的特征1.金刚石晶体结构中,每个碳原子周围连接4个碳原子;二氧化硅晶体结构中每个硅原子周围连接4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周围连接2个硅原子,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碳化硅晶体中,每个碳原。</p><p>3、专题讲座(五)pH的相关计算1单一溶液pH 的计算。(1)强酸溶液,如HnA,设浓度为c molL1,则:Hnc molL1,pHlg(nc)。(2)强碱溶液,如B(OH)n,设浓度为c molL1,OHnc molL1,则:H,pH14lg(nc)。2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pH 的计算。(1)强酸与强酸混合。H,pHlg H。(2)强碱与强碱混合(25 )。OH,H,pHlgH。(3)强酸与强碱混合(25 )。恰好反应:pH7。酸过量:H,pHlgH。碱过量:OH,H,pHlgH。3溶液稀释后pH的计算。分类酸(pHa)碱(pHb)弱酸强酸弱碱强碱稀释10n倍bnbn无限稀释pH趋向于7练习________。</p><p>4、专题讲座(三)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注:一定要注意实际情况,如:MgAlNaOH,Al才是负极;AlCu浓硝酸,Cu才是负极)。(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的极是正极,阴离子移向的极是负极。(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p><p>5、专题讲座(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1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2CO3溶液中:NaHHCO2 COOH。(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2CO3溶液中:Na2HCO2CO2H2CO3。(3)质子守恒(即水电离出的H和OH数目相等)。如在Na2CO3溶液中:HHCO2H2CO3OH。2比较依据。(1)弱电解质电离理论:发生电离的粒子浓度大于电离生成的粒子浓度。例如H2CO3溶液中:H2CO3HCOCO(多元。</p><p>6、专题讲座(二)电子守恒巧解电解计算题1计算的原则。(1)阳极失去的电子数阴极得到的电子数。(2)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解池的电子总数相等。(3)电源输出的电子总数和电解池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2计算的方法。(1)根据电子守恒法计算: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上转移的电子数相等。(2)根据总反应式计算: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比例式计算。(3)根据关系式计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的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如4e4Ag2Cu2Cl2。</p><p>7、专题讲座(四)化学平衡图象的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1常见类型。(1)速率时间图象(vt图象)。既能表示反应速率的变化,又能表示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分析。图A: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btt1时,在改变条件的瞬间,v(正)变大,v(逆)不变;ctt1时,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图B: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btt1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时增大;ctt1时,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p><p>8、专题讲座(一)反应热的计算方法与比较1反应热的计算方法。(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焓变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如:2H2(g)O2(g)= 2H2O(l)H1571.6 kJmol1,生成2 mol H2O(l),H571.6 kJmol1;生成1 mol H2O(l),H285.8 kJmol1。(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的能量计算:H生成物的能量之和反应物的能量之和。(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H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4)根据热容和温度差进行计算:QC(T2T1)。(5)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求未知反应焓。</p><p>9、微型专题4含氧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含氧衍生物醇、酚、醛、羧酸、酯等的结构和性质。2.根据含氧衍生物的结构推测其性质、反应类型或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推断其结构。3.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检验方法,学会选取试剂鉴别有机物。4.熟知烃及其含氧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学会解答有机合成推断题。一、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例1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0O2,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其中一个为甲基,则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该物质的结构有()A4种 B7种C9种 D12种【考点】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题点】。</p><p>10、微型专题6沉淀溶解平衡与离子反应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熟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仪器,实验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2.知道离子反应的实质,学会水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3.会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一、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的溶解、生成及转化例1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 mol2L2,Ksp(Ag2CrO4)1.91012 mol3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B.已知Ksp(AgBr)<Ksp(AgCl) ,故AgBr不可能转化为AgCl。C.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和0.001 molL1的K2Cr。</p><p>11、微型专题5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盐类的水解学习目标定位1.正确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平衡常数。2.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其应用。3.会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一、弱电解质及其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证明例1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大于7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1NaNO2和H3PO4反应,生成HNO20.1 molL1 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3.9A. B.C. D.全部答案C解析中证明NO能水解,证明HNO2为弱酸;中未能指明浓度,也没有参照物,不能说明问题;。</p><p>12、微型专题3卤代烃、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卤代烃、醇、酚的结构特点、官能团及其同分异构现象。2.掌握卤代烃、醇、酚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反应类型,推测多官能团有机物具有的性质及反应类型。3.掌握卤代烃、醇、酚在有机合成推断中的综合应用。一、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1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例1(2017辽宁师大附中高二月考)在结构简式为RCH2CH2X的卤代烃中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和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D发生消去反应。</p><p>13、课题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洗涤剂的去污原理。(重点)2.认识常见消毒剂的成分、性质和消毒原理。(重难点)3.了解环境卫生清洁用品的安全使用问题。(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了解洗涤剂1分类洗涤剂2肥皂为什么能去污(1)主要成分及性质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钠,是由脂肪和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制成的。其水溶液显碱性。(2)皂化反应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为:(3)去污原理高级脂肪酸钠分子存在亲油基和亲水基。沾有油脂污垢的衣物浸入到高级脂肪酸钠水溶液中,亲油基与油脂污垢中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相互吸引,亲水。</p><p>14、主题5 正确使用化学品知识网络构建专题归纳提升在了解药物主要成分的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所学有机化学中官能团的知识,来推测其主要性质,或解释药物的一些疗效。其中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醛基、酯基、酚羟基等。根据未见过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通过观察找出官能团,进而判断这种有机物的类型和性质。判断官能团的种类,根据官能团判断有机物的性质是学习和研究有机物性质的一种基本技能。以一种“新有机物”为载体,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点演练1青霉氨基酸的结构式为,它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导学号:72。</p><p>15、编号:06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测试目标】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则以及洪特原则的应用【测试重难点】重点:核外电子排布式难点:核外电子排布式【分层练习】【基础练习】基态与激发态是根据原子所具有能量的高低对其所处状态进行的划分,研究原子的状态意义重大,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原子处于基态的是( )A.1s22s12P1 B.1s22s22P33s1C.1s22s22P63s14s1 D.1s22s22P63s23P64s1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态的是( )A.1s22s22P6 B.1s22s22P33s1C.1s22。</p><p>16、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了解熵和熵变,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构建综合运用焓变与熵变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思维方法模型。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根据三个判据的发展过程,理解科学知识的曲折发展历程,增强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一、反应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1)实例:NaOH(aq)HCl(aq)=NaCl(aq)H2O(l),H0,常温下能自发进行。2Na(s)2H2O(l)=2NaOH(aq)H2(g),H0,常温下能自发进行。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H0,该反应在常。</p><p>17、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二)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创新意识:能从多角度理解原电池的原理,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方式的多样性,学会新型电池原理的分析方法,增强创新意识。2.模型认知:进一步理解电解的原理,构建电解应用与计算的相关思维模型,并能应用其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原电池原理的多角度考查例1热激活电池可用做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p><p>18、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能量变化和能量守恒的角度认识热化学反应的相关概念和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根据不同的信息条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构建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模型,如书写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或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一、图像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中的应用例1(2018长沙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CO(g)H2(g)H(ba) kJmol1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p><p>19、第2讲电阻目标定位1.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2.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探究影响导线电阻的因素1电阻: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阻2电阻定律的实验探究如图1所示,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电阻的因素,即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不同;材料不同的情况下测量导体的电阻图1(1)在材料相同、粗细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2)在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p><p>20、第1讲电流目标定位1.知道持续电流产生的条件,并能进行微观解释.2.了解电流速度(传导速度)、自由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电子漂移速度(即电子定向移动速度).3.理解电流的定义,知道电流的单位、方向的确定,会用公式qIt分析相关问题一、电流的形成1形成电流的条件:(1)自由电荷;(2)电压2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导体两端有持续电压二、电流的速度1电流的速度:等于电场的传播速度,它等于3.0108m/s.2自由电子的运动速率:常温下,金属内的自由电子以105_m/s的平均速率在无规则的运动3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数量级大约是105m/s,被形象的称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