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8_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编号:27029864]
2018_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
第三单元加与减捐书活动教学目标结合。2.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也可以把三个数...第三单元加与减第6课时练习二教学内容。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
2018_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 加与减捐书活动 教学目标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理解连加的算理以及利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p>2、第三单元 加与减 本单元知识盘点 1 三位数连加的估算 可以把每个加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2 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用所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p><p>3、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 评分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1、哪两个数相加最接近500?( )。220+160 220+290 220+256 256+2902、一捆电线长1000米,第一次用去258米,第二次用去342米,还剩多少米?列式是( )。1。</p><p>4、第三单元 加与减第2课时 运白菜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教学目标: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及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连减的具体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切入:秋天到了,田野里忙碌着人们收获的身影。(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淘气与笑笑在这里找到许多数学信息,你猜猜他们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谁愿意。</p><p>5、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加和减单元测试 苏教版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口算下面各题。 66+28= 55-38= 80-32= 1100-600= 800+900= 39+53= 36+24= 633= 421= 50-37= 55。</p><p>6、第一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 1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走1圈的时间是60秒 3 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分 60秒 4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时与分之间的。</p><p>7、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加与减教案 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万以内。</p><p>8、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教材简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学广角的例题1。这一单元主要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让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本单元的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p><p>9、第三单元 加与减 本单元知识盘点: 1.三位数连加的估算。 可以把每个加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2.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所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3.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通常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也就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得到的结果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p><p>10、第三单元 加与减第6课时 练习二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巩固三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第三单元“加与减”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p><p>11、第三单元 加与减第1课时 捐书活动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难点: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准备: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教学过程:一、谈话切入: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p><p>12、第1节捐书活动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p><p>13、第2节运白菜 教材第1920页的内容。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重点:认识和了解连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p><p>14、第一单元时、分、秒一 基础易错盘点易错点1 对时间单位“秒”与“分”的认识不到位链接“认识时间单位秒”【错例】 丽丽吃饭用了10秒。【错因】 没有正确理解时间单位“分”与“秒”,不清楚10秒的时间有多长。【改正】 丽丽吃饭用了10分钟。【反思】 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做单位;计量稍微长的时间,用分做单位。在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时,要明确所做的事情用的时间有多长。易。</p><p>15、第三单元 测量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p>
【2018_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相关PPT文档
【2018_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