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和作用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与教育第二节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与教育第三节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Tag内容描述:<p>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概述活动目标1.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内涵及特点,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2. 掌握0-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3. 增强专业认识,提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活动准备课件PPT活动过程一、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p><p>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及其研究,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有关概念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有关概念,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与教育的一门科学。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或字形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具有交流功能、符号功能、概括功能。,第一节 学前。</p><p>3、第二章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生与发展的因素,第一节 语言发生与发展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语言发生与发展的心理基础 第三节 语言发生与发展的社会因素,第一节 语言发生与发展的生理基础,发音器官的成熟 呼吸器官 声带和喉头 口腔、鼻腔和咽腔 语言听觉系统的成熟 学前儿童听觉较成人敏锐 儿童听觉个别差异性大,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 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学前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语言中枢的成熟顺序决定学前儿童听说读写的先后顺序 语言中枢成熟水平的差异性导致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差异性 1、开口说话的月龄不同; 2、发音的。</p><p>4、第三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第一节 后天环境论 第二节 先天决定论 第三节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第四节 全语言理论,第一节 后天环境论,模仿说 机械模仿说 选择性模仿说 强化说 中介说,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著有沃尔登第二(Walden 。</p><p>5、第八章 学前儿童机构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 第二节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 第三节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 第四节 学前儿童阅读准备活动 第五节 学前儿童书写准备活动 第六节 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涵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指以儿童为主体,以语言为客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过程。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语言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整合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儿童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p><p>6、第七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一、示范模仿法 教师示范;语言发展较好的儿童示范 示范语言一定要规范到位 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 恰当运用显性示范和隐性示范 积极观察儿童语言表现,妥善运用强化机制,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二、视、听、讲、做结合法 “视”: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 “听”:教师用语言描述、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儿童充分地感知与领会。 “讲”:儿童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述个人的认识。</p><p>7、第五章 06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阶段 非自控音阶段(020天) 咕咕声阶段(21天5个月) 牙牙语阶段(6个月1岁左右) 学话阶段(1岁1岁半) 积极言语发展阶段(1岁半6岁),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逐渐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分辨、正确发音 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语音的自我调节机能:一方面要有精确的语音辨别能力,另一方面要能控制和调节自身发音器官的活动。 1.能够评价别。</p><p>8、第二章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第二章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儿童语言障碍背景,根据新华医院2010发表在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一份报告显示,3岁-6岁儿童的言语障碍发病率至少在4%-6%之间。,儿童语言障碍及分类:,小儿言语及语言障碍也称为“沟通障碍”,发音不清楚,说话不流利 / 说不出,听不懂,-“词盲”“听觉感觉缺失”,-“语音加工缺陷综合症”,语音障碍”,表达性障碍:如“大舌头”儿童,他们的言语比真正言语运用障碍的儿童要流利得多,但是由于语音方面的缺陷,因而言语可懂度很低。,-“言语运用障碍”“构音障碍”“失。</p><p>9、第九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评价体系,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和作用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和作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整体结构四要素 语言教育目标 语言教育内容 语言教育过程 语言教育评价,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作用,一、导向作用 二、反馈作用 三、诊断作用 四、增效作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一、客观公正性原则 二、连续全面性原则 三、诊断有针对性原则 四、参照性原则,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 对学前儿童语言发。</p><p>10、03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一节01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二节12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三节23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四节03岁儿童语言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01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儿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