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第五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 疾病的护理 血液系统组成 1.血液。血浆、血细胞(红细胞。淋巴结 血液的主要成分 血浆55% 血细胞 45% 血液 血浆血浆 90%90%水份水份 1010%%溶质溶质 蛋白质蛋白质 清蛋白清蛋白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球蛋白 电解质电解质 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 营养。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Tag内容描述:<p>1、第五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 疾病的护理 血液系统组成 .血液: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 .造血器官:出生前:卵黄囊,肝脏,骨髓造 血期 出生后:骨髓,胸腺, 脾,淋巴结 血液的主要成分 血浆55 血细胞 45 血液 血浆血浆 90%90%水份水份 1010溶质溶质 蛋白质蛋白质 清蛋白清蛋白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球蛋白 电解质电解质 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 其它其它 维持血浆胶体渗 透压 对抗侵入的微生 物所必需的 血浆凝固所必需 的蛋白质 钠、钾 葡萄糖、氨基酸 、脂质 尿素、尿酸、肌 酐 血液 血细胞 红细胞 。</p><p>2、第四节 血液和造血 系统疾病的营养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营养 教学内容 n缺铁性贫血 n巨幼细胞性贫血 n再生障碍性贫血 n白血病 教学目标 n掌握缺铁性贫血的营养治疗。 n掌握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营养治疗。 n熟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n了解铁的代谢、维生素B12与叶酸的 代谢。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n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 贮存铁被耗竭,使血红素合成减少所发生的 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n常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及乳母等人群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nHb: 男性。</p><p>3、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A1题型(18911957)1891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约为(易,记忆)A100天B110天C120天D90天E130天1892影响红细胞生成最主要的激素是(易,记忆)A睾丸激素B雌激素C甲状腺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1893最易影响个体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检测结果的因素是:(中,理解)A年龄的增长B大量失血早期引起的全身血液总容量的减少C季节差异D全身血浆容量的明显增多或减少E生活居住地*1894循环血液中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是:(中,理解)A 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1895关于造血干细胞(HS。</p><p>4、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总论,朝阳医院血液科 黄仲夏,5/5/2019,引言 想想过去那些事,内 容,担任讲师的好处,担任讲师的好处,造血组织的组成,曾仕强,血液 系统,血液,造血器官: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血浆,血细胞,红细胞(red blood cell)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血小板(platelet),5/5/2019,造血组织的组成,担任讲师的好处,讲师的角色概述,讲师的角色定位,部位,胚胎早期:卵黄囊 胚胎第二个月开始:肝、脾造血 胚胎发育到第四个月以后: 骨髓开始造血并逐渐增强 婴儿出生后:主要依靠骨髓造血,造血细胞的发生,出生前:卵黄囊、肝 出生后。</p><p>5、血液及造血系统 疾病基础,2,运 输,血液的功能,缓 冲,调节体温,防御保护,血液的组成,白蛋白(A)-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运输功能 球蛋白(G)- 参与免疫反应 纤维蛋白原 - 参与血液凝固 ,血浆蛋白 无机盐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其他(葡萄糖、维生素、气体分子等),-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 维持酸碱平衡 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A/G=1.52.5,肝功严重损害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