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归纳
.《训俭示康》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训诫中表现出来的思...《训俭示康》整理一、通假1)酒酤于市。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训俭示康司马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说历代君主治国的经验教训是。潜心努力来提高...A1训俭示康司马光A2历览前贤国与家。潜....《训俭示康》教学指导书科目。
训俭示康归纳Tag内容描述:<p>1、训俭示康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借鉴古人崇尚节俭、反对奢靡的思想作风; 2.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采用大量事例进行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例证的不同角度。 2.难点: 训诫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作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背景、题解: 1.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p><p>2、训俭示康整理一、通假 1)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2) 公宜少从众:少,同“稍”,稍微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 自为乳儿:乳,吃奶 2) 乃簪一花:簪,插 3)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 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志,立志 5) 走卒类士服:服,穿衣服 6) 酒非内法:内法,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 7) 故。</p><p>3、训俭示康 整理 一 通假 1 酒酤于市 酤 通 沽 买酒 2 公宜少从众 少 同 稍 稍微 二 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1 自为乳儿 乳 吃奶 2 乃簪一花 簪 插 3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服 穿 4 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志 立志 5 走卒类士服 服 穿 衣服 6 酒非内法 内法 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 7 故就酒家觞之 觞 请人喝酒 8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布被 盖布被 9 虽举家。</p><p>4、训俭示康 学案 课前预习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 2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3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人争非之 以为鄙吝 4 奈何饮于酒肆 妾不衣帛 马不食粟 2 训俭示康 一文选。</p><p>5、训俭示康 梳理 一 文学 文化常识 1 司马光 1019 1086 字君实 陕州夏县 山西夏县 涑水乡人 人称涑水先生 晚年自号迂叟 北宋史学家 文学家 官至宰相 当政八个月逝 谥文正 追封温国公 世称司马温公 政治上是保守派 对。</p><p>6、训俭示康 翻译 原文 吾本寒家 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 自为乳儿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 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 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 食取充腹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但。</p><p>7、训俭示康 司马光,导入课文,司马光砸缸,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p><p>8、训俭示康教学指导书 科目:语文 课型:复习 备课人:王劲玲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主要实词、虚词用法,整理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2、 运用古今、正反对比论证,多角度的议论方法。 3、 领悟古人将节俭和事业联系起来的远见卓识。 重点和难。</p><p>9、训俭示康 教材分析 原文 吾本寒家 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 自为乳儿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 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 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 食取充腹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p><p>10、训俭示康 教案1 教学目标 一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借鉴古人崇尚节俭的训诫 培养勤奋俭朴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 二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古汉语知识及书中注释 疏通课文字句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 把握。</p><p>11、训俭示康 教案 1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理解司马光提倡节俭的社会意义 2 了解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把握作者训诫的重点内容 3 借鉴古人崇尚节俭的训诫 培养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疏通文意 明确提倡节俭的社会意义 难点 对本文对比论证 例证的合理运用的分析理解 三 教学课时 2课时 四 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 教学过程设计及说明 本文是自读课文 应让学生提前做好。</p><p>12、训俭示康 练习2 训俭示康 司马光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 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 孔子称 与其不逊也宁固 又曰 以约失之者鲜矣 又曰 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 今人乃。</p><p>13、训俭示康,司马光,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说历代君主治国的经验教训是:因勤俭而成功,因奢侈而破败。(唐代李商隐咏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潜心努力来提高自己,用俭朴的生活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做不到恬静寡欲就无法确立远大的志向,不潜心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诫子书),2,司马光(10191083)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闻。</p><p>14、,1,训俭示康,司马光,.,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句说历代君主治国的经验教训是:因勤俭而成功,因奢侈而破败。 (唐代李商隐咏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说,潜心努力来提高自己,用俭朴的生活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做不到恬静寡欲就无法确立远大的志向,不潜心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诫子书),.,3,司马光(10191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