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学会用 法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160。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本实验第一部分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Tag内容描述:<p>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参考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2熟悉光电计时系统的工作原理,学会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短暂时间的方法。3学会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气源,通用电脑计数器,游标卡尺,物理天平等。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ma (11)验证此定律可分两步(1)验证m一定时,a与F成正比。(2)验证F一定时,a与m成反比。把滑块放在水平导轨上。滑块和砝码相连挂在滑轮上,由砝码盘、滑块、砝码和滑轮组成的这一系统,其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等于砝码(包。</p><p>2、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实验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对应演练迁移运用1(2016湖北宜昌模拟)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小于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了便。</p><p>3、高中物理授课人: 授课日期 2012 年 5 月 日 N0 翰林汇翰林汇翰林汇翰林汇课 题: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类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验的复习,做到对力学中的学生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学会实验操作,正确处理实验数据。2进一步学习用实验处理问题的方法,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3通过对力学中学生实验的比较,知道所涉及到实验的类型。4在掌握课本上所给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其它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理解实验的设计思想,不但要知道怎样做实验,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实验。2掌握正确的实验。</p><p>4、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法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2.掌握利用处理问题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中,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可以先保持不变,研究a和M的关系,再保持M不变,研究a和F的关系.三、实验器材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复写纸和纸带、小车、小盘、重物、电磁打点计时器、天平、砝码、刻度尺、导线.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和盘的质量m0,把数值记录下来.2.把实验器材安装好.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至不挂盘和重物时小车刚好能在斜。</p><p>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一)实验名称:速度、加速度的测定和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提交形式:提交书面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专业层次: 高升专 学习中心: 提交时间: 2014 年 6 月 2 日【实验题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目的】1. 了解气垫技术的原理,掌握气垫导轨和计时计测速仪的使用方法。2. 掌握测速仪测速度、加速度方法。3.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仪器】汽垫导轨(含气源等附件)、MUJ-5B型计时计数测速仪、电子天平【实验原理】1、 速度测量挡光片宽。</p><p>6、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精典考题例析,例1(2016乐山市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多选)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精典考题例析,精典考题例析,精典考题例。</p><p>7、牛顿运动定律,第 三 章,实验四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栏目导航,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 1称量质量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0. 2装器材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p><p>8、怀 化 学 院大 学 物 理 实 验 实验报告系别 数学系 年级 2010 专业 信息与计算 班级 10信计3班姓名 张 三 学号 10094030* 组别 1 实验日期 2011-4-10实验项目: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题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目的】1. 了解气垫技术的原理,掌握气垫导轨和计时计测速仪的使用方法。2. 掌握测速仪测速度、加速度方法。3.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汽垫导轨(含气源等附件)、MUJ-5B型计时计数测速仪、电子天平【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p><p>9、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法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2.掌握利用处理问题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中,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可以先保持不变,研究a和M的关系,再保持M不变,研究a和F的关系.三、实验器材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复写纸和纸带、小车、小盘、重物、电磁打点计时器、天平、砝码、刻度尺、导线.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和盘的质量m0,把数值记录下来.2.把实验器材安装好.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至不挂盘和重物时小车刚好能在斜。</p><p>10、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小题狂练 小题是基础练小题提分快1.2019宁夏长庆高级中学检测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砂和砂桶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计算出(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改变砂桶中砂子的多少,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p><p>11、第5讲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基础巩固1.(2017北京朝阳一模,19)小芳同学想利用图示装置验证“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这一结论。她先将6个相同的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在木板上恰能匀速下滑。现从小车中依次取n=1,2,3,4,5,6个钩码挂在细线右端,其余钩码仍留在小车内,并正确完成了后续的实验操作。设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所悬挂钩码的总重力B.利用该方案无法验证“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这一结论C。</p><p>12、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一个参量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再控制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讨论加速度a与M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的质量M和M,把数值记录 下来 2。</p><p>13、实验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2.全面正确地认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研究加速度a与质量M、外力F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种先控制某些参量不变,研究某两个参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和砝码、细绳、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实验步骤1.。</p><p>14、实 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实验原理: 利用砂及砂桶通过细线牵引小车做加速运动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上述两组关系如图所示,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忽略,当M和m做加速运动时,可以得到,当Mm时,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T等于mg.,本实验第一部分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m的大小,测出相应的a,探究a与F的关系;第二部分保持m不变,改变M的大小,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探究a与M的关系,3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桶,细绳,。</p><p>15、第4讲 实验四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一个参量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再控制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讨论加速度a与m的关系,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1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0. 2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p><p>16、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2018福建模拟)(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用改变桶内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2)在改正了上述错误之后,保持小车及砝码质量M不变反复改变沙的质量,并测得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