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同
口服硫酸镁可导泻和利胆...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药物不同Tag内容描述:<p>1、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快慢和强弱的影响; 2.学习小白鼠不同途径的给药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会使药物发挥不同的作用,口服硫酸镁可导泻和利胆,注射则产生止痉、镇静和降低颅内压。 三、实验动物 小白鼠 四、实验药品及器材 1. 器材:1ML注射器四副,灌胃针头一个,天枰一台,250ML烧杯4个。 2. 药物:10%硫酸镁。 五。</p><p>2、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 朱芬玉2014年8月 正确指导病人使用不同剂型的药物 意义 药学服务正成为我国药房工作发展的方向 为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而制成各种供内服或外用的剂型 患者若采用不正确的用法 药。</p><p>3、不同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摘要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 MTX 不同治疗方案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 方法 2001年1月 2005年1月 我院对8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进行分析 随机分成 两组 组采用MTX。</p><p>4、一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 1 观察不同剂量尼可刹米对小鼠的影响 2 加深对药物量效关系的理解 原理 尼可刹米为中枢兴奋药 尼可刹米对中枢有兴奋作用 药物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血药浓度呈线性正相关 通过给予。</p><p>5、实验六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2练习家兔的捉拿法、耳静脉注射法和肌肉注射法。3练习小白鼠的捉拿法、灌胃法和肌肉注射法。【实验原理】给药途径不同,药物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不同,致使药物的吸收和分布的速度也不同,药 物效应因而呈现差异。静脉吸收最快,产生作用最强,其他给药途径的吸收速度依次是:呼吸道 腹腔注射&g。</p><p>6、创新药不同研发阶段的考虑及技术要求 1 中国医药注册技术联盟 目录 前言创新药药学研究与评价的考虑创新药不同研发阶段药学研究技术要求相关配套措施结语 2 中国医药注册技术联盟 前言 创新药研发有其自身规律和研发思路 研究工作应按照其规律有序开展 审评应遵循其规律采取不同策略 研发者未按照创新药不同研发时期开展研究 研发早期过分强调药学方面研究委托式研究 缺乏系统研发策略和计划 研发目标不明确 研。</p><p>7、不同组织器官中抗菌药物的分布了解不同体液和组织器官中抗菌药物的浓度,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如对于细菌性脑膜炎,宜选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的抗菌药,肝胆系统感染者则应选择胆汁中浓度较高者,同时应结合可能的致病菌进行选药。一、脑脊液中抗菌药物的浓度正常脑脊液中浓度较高的抗菌药有:。</p><p>8、药物的基本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 第一部分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 实验目的二 实验原理三 实验对象四 实验器材与药品五 试验方法与步骤六 实验注意事项七 分析与思考 2 第一部分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 实验目的。</p><p>9、不同组织器官中抗菌药物的分布 了解不同体液和组织器官中抗菌药物的浓度,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如对于细菌性脑膜炎,宜选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的抗菌药,肝胆系统感染者则应选择胆汁中浓度较高者,同时应结合可能的致病菌进行选药。 一、脑脊液中抗菌药物的浓度 脑脊液中浓度较高的抗菌药有:氯霉素、硫苯唑青霉素、羟羧氧酰胺菌素、磷霉素、磺胺嘧啶、新诺明一抗菌增效剂、甲硝唑、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p><p>10、不同感染部位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常用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内酰胺类,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细菌的细胞膜上具有青霉素结合蛋(PBPs),与-内酰胺类具高度亲和力,二者紧密结合后则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代谢,使细菌形态变化而溶解死亡。,哺乳动物没有细胞壁,这是这类药物副作用较低的一个原因。,常见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青霉素类药物 分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