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的火灾危险性及其消防措施 一、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分类 按其危险特性分为三类。(一)、压缩气体及液化气体。防止受热。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的处置措施。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定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压缩或液化气体泄露、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Tag内容描述:<p>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的火灾危险性及其消防措施 一、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分类 按其危险特性分为三类: (一)可燃气体:此类气体燃烧性极强,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 气体,如甲烷、乙炔、氢气、液化石油气等。 (二)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 (1)助燃气体:此类气体本身并不燃烧,但其氧化性很强,能加剧可燃 物的燃烧性能及爆炸性能,如氧气、一氧化二氮、氯气等。 (2)不燃气体:此类气体本身不燃烧,大量气体充满室内时,能使人窒 息,也能灭火,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三)有毒气体:此类气体如吸入人体会中毒,严重者。</p><p>2、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压宿气体及液化气体的防火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3 页压宿气体及液化气体的防火措施(一)、压缩气体及液化气体,应存放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场所,防止受热,避免日晒,不得靠近火源。(二)、气瓶外表颜色、字样颜色、字样等应保持清晰,瓶身应完好,戴好安全瓶帽及橡胶围,如发现严重腐蚀或其他损伤,应当立即检验。(三)、堆放钢瓶应平卧放置,安全帽头朝同一方向,一般瓶放置高度不得超过四个;氯气与氨气,氯气与氢气严禁混放,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应分开。</p><p>3、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的处置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3 页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的处置措施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定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1、漏气处理钢瓶漏气应及时设法拧紧气嘴,罐体或槽车泄漏实施堵漏,氨瓶漏气应浸入水中,其他剧毒气体漏气应浸入石灰水或。</p><p>4、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4 页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1、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即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2、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3。</p><p>5、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压缩或液化气体泄露、火灾事故处置方案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9 页压缩或液化气体泄露、火灾事故处置方案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通过被贮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其中贮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较高,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气体泄漏后遇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因此,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极易造成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等伤害。事故的特点1.1爆炸。</p><p>6、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储存和运输 (一)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目光曝晒,严禁受热。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照明灯。库房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可燃材料。 (二)钢瓶入库验收要注意:包装外形无明显外伤,附件齐全。</p><p>7、MSDS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化学反应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 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 临界温度低于50 时 或在50 时 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 体 2 温度在21 1 时 气体的绝对压力大。</p>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相关DOC文档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及其消防措施
压宿气体及液化气体的防火措施.doc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的处置措施.doc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doc
压缩或液化气体泄露、火灾事故处置方案.doc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储存和运输.doc
扑救压缩或液化气体泄露火灾基本对策.doc
MSDS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化学反应.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