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2、能利用感官观察动物的特征。能正确使用放大镜并描述观察结果。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课题9 玩小车。第三课 我们来观察。【教学重点】认识各种感觉器官的特征和作用。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第1课 我们知道的植物。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第1课 在观察中比较。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Tag内容描述:<p>1、第一单元 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一、教学要求: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二、教学重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p><p>2、植物我看到了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教学重点 学会按照步骤观察身边的大树。教学难点 怎样观察大树。教学准备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1、引入: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p><p>3、一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周次起讫日期单元教 学 内 容19.4-9.7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29.11-9.1511我们知道的植物39.18-9.2212观察一棵植物49.25-9.3013观察叶 510.1-10.81国庆放假610.9-10.134这是谁的叶机动710.16-10.205植物是“活”的吗810.23-10.276校园里的植物910.30-11.3机动1011.6-11.101在观察中比较1111.13-11.172起点和终点1211.20-11.243用手来测量1311.27-12.1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1412.4-12.8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1512.11-12.156做一个测量纸带1612.8-12.12。</p><p>4、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1、生活中的小创造学习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创造的情感,通过创造体验,让孩子们建立创造就在生活中的态度。2、行为与习惯通过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爱提问、善思考、勤动手、会创造的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注意环境保护和爱惜资源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3、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学会一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技能。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发明创造给人们带一来的方便,感受到创造的快乐。尝试在生活。</p><p>5、三角镇高平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年级: 一年级 首备人: 吴敏婷 修改人: 教学进度表时 间内 容课时第1周走进大自然1第2周我有好奇心1第3周我们来观察1第4周学会运用工具1第5周常见的水果和蔬菜1第6周国庆放假第7周美味的水果1第8周蔬菜长在哪里1第9周各种各样的文具1第10周铅笔和彩笔1第11周常见的尺子1第12周凉爽的秋天1第13周寒冷的冬天1第14周温暖的春天1第15周炎热的夏天1第16周总复习1第17周总复习1第18周总复习1第19周期末考试1年级: 一年级 首备人: 吴敏婷 修改人:集体备课内容二次修改1、认识大自然一、教材分析:人与自然。</p><p>6、2017学年广东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课 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1、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甚至爱上自然。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3、让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4、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教学重点】让学生爱上本学科。【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本学科。【教具】PPT【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师生问好,坐姿规范,保证课堂高效进行。2、学生点到,安全第一。二、课堂进行时:翻开书本,读标题:走进大自然。问:什么是大自然?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点名回答。师:水、空气、山脉、河流、植物、。</p><p>7、第一课 走进科学课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学准备:展台、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领学。</p><p>8、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 物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时间:(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二)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三)教学过程1.说说我。</p><p>9、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第1册教案课题教学内容小小科学家;小学科学苏教版第1册教案说你还知道哪些活动二:我;科学家们正在认真工作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瞧;小学科学苏教版第1册教案课题教学内容小小工程师;小学科学苏教版第1册教案活动二:作的图别的,科学;技的宇宙飞船、高铁、电脑、高楼、桥梁方面,洗衣机1、小小科学家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教学内容: 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的实验,并能有所发现。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p><p>10、准备单元 吹泡泡 学科学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开始,也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启蒙教育。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和灵活使用教材,将对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吹泡泡”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小游戏,它不仅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可以尝试着做的,而且还蕴含着许多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人小学学习,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动力。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小,也存在好动、易兴奋、易疲劳,对棵难学习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等不利因。</p><p>11、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017-2018学年度)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比较与测量:1 在观察中比较 2 起点和终点 3 用手来测量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6 做一个测量带 7 比较测量带和尺子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内容。“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比较与测量”单元,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物。</p><p>12、一年级科学教案设计(上册)全册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p><p>13、植物我看到了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教学重点 学会按照步骤观察身边的大树。教学难点 怎样观察大树。教学准备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1、引入: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p><p>14、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第4课 让我们发现更多总第 教案第 课时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根据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关系。2.科学探究: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归纳概括容易搭的物体的共同之处。3.科学态度: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难点:怎样把积木搭得更高教学准备建筑图片,积木搭建。</p><p>15、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017-2018学年度)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比较与测量:1 在观察中比较 2 起点和终点 3 用手来测量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6 做一个测量带 7 比较测量带和尺子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内容。“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比较与测量”单元,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物。</p><p>16、准备单元 吹泡泡 学科学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开始,也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启蒙教育。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和灵活使用教材,将对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吹泡泡”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小游戏,它不仅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可以尝试着做的,而且还蕴含着许多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人小学学习,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动力。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小,也存在好动、易兴奋、易疲劳,对棵难学习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等不利因。</p><p>17、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第1课 我们知道的植物【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教学准备。</p><p>18、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017-2018学年度)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比较与测量:1 在观察中比较 2 起点和终点 3 用手来测量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6 做一个测量带 7 比较测量带和尺子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内容。“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比较与测量”单元,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