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通过这些数。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准备课——数一数》。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了解学生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Tag内容描述:<p>1、第1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教材分析】“数一数”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境,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要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表示,使学生通过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表示的意义,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并且使老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为以后教学。</p><p>2、准备课比多少学习目标1、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导入过程一、导入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讲一个故事呢?2、学生讲故事。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 。</p><p>3、准备课数一数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观察的习惯。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难点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导学流程一、导入上学了,你已经是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你会数数吗?认识积木的形状吗?会看钟表吗?这些都是你要学习的数学。打开这本书,你就会。</p><p>4、学校 班级 姓名 考 号 装订线第一单元检测一、看图写数(9分)( ) ( ) ( )二、数数在 内画计数(18分)三、数一数,在横线上画出相应的“”(5分)你家里有几口人? 今年你几岁了? 你这一小组有几个同学? 你书包里有几本书? 你喜欢上的课有几节? 四、连一连1(12分)2(12分)五、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6分)。</p><p>5、准备课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数一数”。</p><p>6、准备课一、数一数、把数量相同的连在一起。考查目的:实物点数与点子图点数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答案:略解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起实物个数与点子图点数(15)的一一对应关系。考查目的:实物数量与抽象的数建立对应关系。答案:略解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起抽象数字与点子图点数(10以内)的一一对应关系。三、画一画。看数,在()中画出相应个数的。2( )。5( )。考查目的:对数认识的变式练习,教材中大多呈现从实物中抽象数概念。</p>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相关DOC文档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
2019年秋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第2课时比多少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
2019年秋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第1课时数一数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
2019秋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准备课单元试卷新人教版.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准备课单元分析 新人教版.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准备课测试题(2)新人教版.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