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课件
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肋下2指。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是由HBV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每年约有100万新生儿由于母亲为HBV携带者而感染HBV。肝右叶。肝圆韧带。肝脏的功能。
乙型病毒性肝炎课件Tag内容描述:<p>1、病 毒 性 肝 炎 (Viral hepatitis),周光耀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13958717218,病例1,患者男性,29岁,因“乏力、厌油、尿黄、眼黄”2周就诊。 查体:T36.7,神志清,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未见出血点。心肺(-),腹软,无压痛,肝肋下2指,剑突下3指,质软,边缘光滑,无明显触痛,脾肋下未及,肝区轻度叩痛,移浊(-),双下肢无水肿。 问题: 1,该患者可能诊断是什么? 2,需要做哪些检查? 3,如何进一步治疗?,肝功能报告(课本P3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02U/L (50以下)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p>2、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概述,乙型肝炎(hepatitis B,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 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虽已通过大面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但现有乙肝患者及HBsAg携带者的防治在今后几十年内仍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流行病学,1.传染源 主要是急、 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意义最大,传染性的大小与病毒复制或体液中HAN DNA含量成正比关系。 2.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 围产期传播或分娩过程。</p><p>3、1,病毒性乙型肝炎,2,定 义,病毒性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3,乙型肝炎的危害性,全球约有3亿人携带乙肝病毒 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是80%的肝细胞癌的直接病因 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人类肿瘤病因,4,乙型肝炎的危害性,我国的肝癌患者中有90%左右有乙肝感染的背景。每年约有100万新生儿由于母亲为HBV携带者而感染HBV,其中有相当数量将会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癌。,5,第一单元 乙型肝炎的病原学和诊断学,培训目标: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和一般生物学特征; 掌握乙型肝炎的诊。</p><p>4、广东省中医院 池晓玲,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中西医诊治进展,关于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 肝脏约占成人体重的1/50 肝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肝小叶,肝脏大体结构,肝右叶,下缘,胆囊,前面观,肝圆韧带,镰状韧带,肝左叶,冠状韧带,下腔静脉,后面观,肝脏的功能,分泌胆汁,消化脂肪 解毒作用 吞噬作用 合成制造和贮存功能 代谢营养物质,概 述,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主要表现: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p><p>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 天长市天康医院田庆森 前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约占人群的7 以上 是高发疾病 病情进展到后期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 危及患者生命 如何在病情早期 即肝炎阶段及时治疗 使病。</p><p>6、广东省中医院池晓玲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关于肝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分为左 右两叶肝脏约占成人体重的1 50肝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肝小叶 肝脏大体结构 肝右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