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九课主要学习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并在第九课第一框的学习中基本掌握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夫妇两人便静坐家中。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Tag内容描述:<p>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全面分析的能力。(二)能力目标:通过身边事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矛盾分析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能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p><p>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复习提问 : 3.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 1.什么是矛盾? 2.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可叹停机德, 金簪雪里埋。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有一头驴托着一袋盐过河,脚下一滑跌倒在 河里,盐一遇到水后马上溶化,这条驴站起来后顿觉 得轻松了许多,真是“春风得意驴蹄急”。过了几天 ,这头驴托着一袋棉花过河,心想上次跌倒在河中, 却省着许多力气,这次。</p><p>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全面分析的能力。(二)能力目标:通过身边事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矛盾分析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能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p><p>4、第九课课 唯物辩证辩证 法的实质实质 与核心 用对对立统统一的观观点看问题问题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什么是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A、时时有矛盾(纵向) B、事事有矛盾(横向) 含义 (1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 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2)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 。</p><p>5、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九课主要学习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学生此前已学过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并在第九课第一框的学习中基本掌握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但在这一框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却没有突出强调,而把其放在了第二框予以展开说明,因此第二框用对立统 一的观点看问题是对矛盾特殊性。</p><p>6、新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92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教学案)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含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过程与方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应特别注意逐步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人和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觉悟问题4、教学重点和难点: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p><p>7、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二框,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我军与沈阳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 (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 (3)辽沈战役的胜利在哲学上说明什么问题?,思考:,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含义,主要 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事物发展起 的矛盾。,次要 矛盾,其他处于 、对事物发展 的矛盾。,支配地位,决定作用,支配地位,决定作用,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存在的前。</p><p>8、矛 盾:,对立,统一,矛盾的特性:,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温故而知新,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前有夫妇两人,共烙了三张大饼,两人各吃一张后还剩下一张,于是夫妇约定,谁若先说话,就不能吃饼!夫妇两人便静坐家中,沉默不语,一直到深夜。此时一个小偷光临其家,掠尽其家中所有宝物。夫妇俩竟然都置之不理,小偷见两人痴呆如此,任其胡作非为,全不碍事,且见妇人静婉可人,便傍近妇人,轻薄之。那丈夫居然漠然视之,此时妇人忍无可忍,叫唤其丈夫:“你真是个傻子,为一个饼,尽人把我如此侮辱!”那丈夫快乐得拍手大笑,说。</p><p>9、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学校工作中,主要有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教学,二是后勤供应,三是行政管理。,探究: (1)以上三个矛盾中,哪个矛盾是主要矛盾?为什么?,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主、次矛盾含义(对立) 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1、主、次矛盾(辩证统一),即,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技术创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学校工作中,主要有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教学,二是后勤供应,三是行政管理。,。</p><p>10、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王宏超,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习目标展示,1识记、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为什么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 2、为什么要在改革中还要做到3个解放、4个坚持、6个围绕? 3、这样会影响我国的国家性质吗?,(1)主次矛盾的含义,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一个),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 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多个),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p><p>1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忆一忆,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A、时时有矛盾(纵向),B、事事有矛盾(横向),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特殊性的表现:,(2)矛盾的特殊性,含义:,(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p><p>12、框题跟踪检测(十五)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知识点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使世界进入信息新时代。然而,一些人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肆意“扔垃圾”“泼脏水”,凭空捏造、传播虚假有害信息,让人们感到互联网不可信、不靠谱。据此回答12题。1帖文、博文看似“个人”感受的表达,由于是在公共信息平台上发布的,因而带有公开、公众的性质。这说明()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解析:选DA、C表述错误;B与题意不符;帖文、博文等。</p><p>13、重点再现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3、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预热新知 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是什么 2、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3、找出“两点论”“重点论”的所指,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工作,纪律管理,校园卫生,饮食住宿,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前提:在复杂事物中,一、主要矛盾。</p><p>14、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陇东中学 田玉清)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主要以“为”作为主线贯穿全课内容。设计的层次由“生活中的智慧”“学哲学”“用哲学”构成,可谓层层深入,教学中以“问题质疑”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进而感悟哲学道理。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哲学道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于对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认识,体现了作为青年学生要有“为”,必须学好、用好哲学,这既符合学生由知行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教学内容分析本框题包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p><p>15、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我军与沈阳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 (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1主、次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p><p>1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合作探究一,辽沈战役示意图,讨论: 运用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知识来分析首先攻打锦州之敌的重要性?,地理:锦州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大门 历史: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打长春非常艰难,伤亡巨大,因为长春有日伪时期大量坚固的工事以及国民党优秀将领郑洞国的正确指挥下的10万守军(守军本身不需要很好的兵就能杀伤很优秀的进攻军)最关键的就是白白把几十万可机动。</p><p>17、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我军与沈阳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辽沈战役,锦州是通向关内咽喉 ,又是敌军关内外、陆海空联结的总枢纽,还是敌军唯一在陆上物资补给基地。,(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 (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3)辽沈战役的胜利在哲学上说明什么问题?,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支配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