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Tag内容描述:<p>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23页的例1、例2,练习一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3、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运用数对准确表示物体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p><p>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50-52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结合具体情景,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并在书写数对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3.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和坐标的思想,体会数对与物体的位置之间“一一对 应”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4.感受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养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p><p>3、1、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本班学生座位图中下生辅导计划及措施:课上多关注,多提问、巡视,多给机会回答问题或展示 其作业。</p><p>4、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152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列与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并在书写数对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3经历根据实物图(点子图)中物体的位置书写数对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对与物体的位置(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4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p><p>5、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请在书本第112的方格图中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再简单交代一下你希望如何平移,最后交给你的同桌,互相挑战一下吧!,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你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和技巧呢?在生活中我们一般会怎样确定位置?,我们知道了一些方向词:上、下、左、右、前、后。,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东南西北等方向词来说明方向。,当然,在表述的时候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哪。</p><p>6、邗江区学校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_ 主备学校: 总第 课时课 题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授课时间教 学目 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列行、数对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p>